正文 第16章 心血管係統(3 / 3)

(5)睾丸動脈或卵巢動脈在腸係膜後動脈附近起於腹主動脈。睾丸動脈經腹股溝管進入精索,分布於精索、睾丸和附睾。卵巢動脈又分出輸卵管支和子宮前動脈,分布於卵巢、輸卵管和子宮角。

3.2.5 骨盆部和尾部的動脈

(1)髂內動脈是骨盆部和尾部動脈的主幹,在第5,6腰椎腹側由腹主動脈分出,沿薦骨腹側和薦結節闊韌帶的內側麵向後伸延,分支分布於骨盆腔內器官、薦臀部和尾部的肌肉和皮膚。

牛髂內動脈分支的特點如下。

臍動脈:在牛、豬直接起於髂內動脈(馬起於陰部內動脈),是胎兒時期臍動脈的遺留部分,出生後管壁增厚,管徑變小,遠端閉塞成為膀胱圓韌帶。近端有分支到膀胱、輸精管(公牛)和輸尿管。在母牛分出一很大的子宮中動脈(相當於公畜的精索外動脈),分布於子宮角和子宮體。

前列腺動脈或陰道動脈:通常在盆腔中部由髂內動脈分出,並立即分為前、後兩支,前列腺動脈分支分布於輸尿管、輸精管、膀胱、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陰道動脈的前支(子宮後動脈)發達,沿陰道側壁前行,並與子宮中動脈吻合,分布於子宮頸和陰道等;後支分布於陰道前庭、直腸、肛門、陰唇和會陰部。

陰部內動脈是髂內動脈在坐骨小孔之後的直接延續,分布於會陰部和外生殖器官,包括母畜的陰道前庭、陰門及乳房後部,公畜的陰莖。

牛無閉孔動脈,僅有一些小的閉孔支,從髂內動脈和陰部內動脈上分出。

(2)薦中動脈是腹主動脈在分出一對髂內動脈後的直接延續支,向後伸延到尾根腹側,轉為尾中動脈。臨診時常在尾根部利用此動脈觸診脈搏。

馬髂內動脈的主要分支如下。

陰部內動脈:起自髂內動脈起始部附近,沿薦結節闊韌帶向後伸延,至坐骨弓處分為背腹兩支,分別分布於會陰部和尿道球(公馬)或陰蒂(母馬)。陰部內動脈在骨盆腔內分支分布於直腸、膀胱、公馬的副性腺和尿生殖道或母馬的子宮和陰道(子宮後動脈)。

閉孔動脈:沿髂骨向後伸延,經閉孔出骨盆腔,分支分布於股後和股內側肌群及陰莖(公馬)或陰蒂(母馬)。

3.2.6 後肢的動脈

左、右髂外動脈為左、右後肢的動脈主幹,沿髂骨前緣和後肢內側麵向趾端伸延。在腹腔內的一段為髂外動脈,在股部為股動脈,在膝關節後方為膕動脈,在脛骨背外側麵為脛前動脈,在蹠骨背外側麵為蹠背外側動脈(馬)或蹠骨背側麵為蹠背側動脈(牛)。

(1)髂外動脈在第5,6腰椎處起於腹主動脈,在腹膜和髂筋膜覆蓋下,沿髂骨前緣向後向下伸延,至恥骨前緣轉為股動脈。髂外動脈分出下列主要分支。

1)旋髂深動脈在離腹主動脈不遠處(有時直接起於腹主動脈),由髂外動脈分出,向外下方伸延,分布於腰部和腹脅部的肌肉和皮膚。

2)子宮中動脈常起於髂外動脈起始部。母馬的子宮中動脈很粗,分布於子宮角和子宮體。母牛的子宮中動脈起於臍動脈。

3)股深動脈在恥骨前緣常與陰部腹壁動脈幹以一總幹起於髂外動脈,向後分布於股內側和股後肌群;在牛還分出一閉孔支。陰部腹壁動脈幹又分為腹壁後動脈和陰部外動脈兩支。

腹壁後動脈:沿腹直肌外側緣向前伸延,分布於腹壁後部,並與腹壁前動脈吻合。

陰部外動脈:在公馬很發達,向下經腹股溝管分布於陰莖、陰囊和包皮等(公牛則較小,主要分布於陰囊和包皮)。母畜的陰部外動脈分布於乳房,稱為乳房動脈。

母牛的乳房動脈很粗,在乳房基部分出乳房基底前動脈和乳房基底後動脈後,其主幹進入乳腺實質,又分成前、後兩支,分別稱為乳房前動脈和乳房後動脈,由這些主幹再分支分布於乳腺實質。此外,陰部內動脈的乳腺支(即會陰動脈)也進入乳房後部,並與乳房動脈相吻合。

(2)股動脈為髂外動脈的直接延續,在股薄肌覆蓋下向下伸延,然後轉至膝關節的後方延續為膕動脈。股動脈分出下列主要分支,分布於股骨前方和後方的肌肉。

1)股前動脈向前向下進入股內側肌和股直肌之間,分布於股四頭肌。

2)隱動脈約在股骨中部起於股動脈,經股薄肌和縫匠肌之間穿出股管,然後沿股中部和小腿內側皮下向下伸延,牛的隱動脈較粗大,在跗關節內側分為足底內側動脈和足底外側動脈。

足底內側動脈:較粗,沿趾深屈肌腱內側緣下行,分支分布於第2趾、第3趾和第4趾。

足底外側動脈:較細,沿趾深屈肌腱外側緣下行,分支分布於第4趾和第5趾。

馬的隱動脈很小,在股內側皮下向下伸延至跗關節附近。

3)股後動脈短而粗,在腓腸肌起點附近起於股動脈,分支分布於股後肌群以及腓腸肌和趾屈肌。

(3)膕動脈位於膝關節後方,在腓腸肌兩頭之間和膕肌深部下行,在小腿近端分出脛後動脈後,其主幹延續為脛前動脈。

(4)脛後動脈沿脛骨後麵向下伸延,分布於脛骨和小腿蹠側的肌肉。

馬的脛後動脈在跗關節處分為跗內、外側動脈。跗外側動脈小,分布於跗關節外側。跗內側動脈較大,又分為內、外兩支,分別沿趾屈肌腱的內、外側緣向下伸延,在係關節上方分別與趾內、外側動脈吻合。

牛的脛後動脈僅分布於小腿蹠側的肌肉,不伸延到趾部,而由隱動脈代替。

(5)脛前動脈為膕動脈的直接延續,穿過小腿骨間隙,沿脛骨背外側麵向下伸延,至跗關節背側分出一跗穿動脈後,轉為蹠背外側動脈(馬)或蹠背側第3動脈(牛)。

跗穿動脈穿過跗關節至跗關節蹠側。在馬分為兩支,在骨間中肌深麵,沿大掌骨兩側向下伸延,至係關節上方與趾總動脈吻合。牛的跗穿動脈沿蹠骨蹠側麵的血管溝下行,在趾間分為兩支,分布於第3趾和第4趾。

(6)蹠背側第3動脈沿蹠骨背側麵的溝下行,在蹠骨遠端分出遠穿支參與形成足底深遠弓後,延續為趾背側第3總動脈。

1)趾背側第3總動脈繼續沿蹠骨遠端背側麵的溝下行,至趾間隙分為第3趾和第4趾背側固有動脈。分布於第3趾和第4趾。

2)蹠背外側動脈沿蹠骨背外側麵下行,至蹠骨蹠側麵轉為趾總動脈,其分支和分布與前肢指總動脈相同。

3.3 體循環的靜脈

3.3.1 前腔靜脈主要彙集頭頸部、前肢和胸壁靜脈的血液,在胸前口處由左、右腋靜脈和左、右頸靜脈彙合而成,位於氣管和臂頭動脈總幹的腹側,在心前縱隔內向後伸延,注入右心房。前腔靜脈的主要屬支如下。

(1)頸靜脈主要收集頭頸部的血液,在腮腺後緣處由舌麵靜脈和上頜靜脈彙合而成,沿頸靜脈溝向後伸延,在胸前口處注入前腔靜脈。頸靜脈常作為靜脈注射和采血的部位。

牛和豬的頸靜脈有深淺兩條。深部的稱為頸內靜脈,位於頸總動脈的腹側,淺部的相當於馬的頸靜脈,稱為頸外靜脈。兩者在胸前口附近彙合。

(2)腋靜脈為前肢深靜脈主幹。以指外側靜脈起於蹄靜脈叢,向上伸延,在掌部為掌心淺外側靜脈,在前臂部為正中靜脈,在臂部為臂靜脈,在肩關節內側為腋靜脈,在胸前口處注入前腔靜脈。深靜脈幹多與同名動脈伴行,沿途接受一些彙流支。

頭靜脈或稱臂皮下靜脈:為前肢淺靜脈主幹。以指內側靜脈起於蹄靜脈叢,向上伸延,在掌部為掌心淺內側靜脈,在前臂部為前臂頭靜脈或稱前臂皮下靜脈,在臂部為頭靜脈或稱臂皮下靜脈。後者沿胸前淺肌和臂頭肌之間的溝伸延,注入頸靜脈或前腔靜脈。淺靜脈幹位於皮下,與深靜脈幹之間有吻合支相交通。

(3)胸廓內靜脈為注入前腔靜脈起始部的一大側支,與胸廓內動脈伴行,收集胸壁的血液。其彙流支有腹皮下靜脈。後者在母畜(特別是乳牛)很發達,主要收集乳房靜脈的血液,向前伸延,在劍狀軟骨附近,穿過肌肉注入胸內靜脈。

3.3.2 後腔靜脈收集後肢、骨盆壁、骨盆腔器官、腹壁、腹腔器官和膈的靜脈血液,在骨盆入口處由左、右髂總靜脈彙合而成,沿腹主動脈右側向前伸延,經過肝的腔靜脈窩(在此處接受肝靜脈),穿過膈的腔靜脈孔進入胸腔內,經右肺後葉和副葉之間入右心房。後腔靜脈在向前伸延途中,接受腰靜脈、睾丸靜脈或卵巢靜脈、腎靜脈和肝靜脈的血液。

(1)髂總靜脈為骨盆部和後肢靜脈的主幹,由同側的髂內靜脈和髂外靜脈彙合而成。

1)髂內靜脈為骨盆部靜脈的主幹,與髂內動脈伴行,其屬支也與此動脈的分支伴行並同名。

2)髂外靜脈為後肢靜脈的主幹。後肢的靜脈也分淺靜脈和深靜脈,兩者之間有交通支相連。淺靜脈最後彙入深靜脈。

深靜脈幹起於蹄靜脈叢,伴隨同名動脈向上伸延,並接受伴隨動脈分支的同名靜脈,最後轉為髂外靜脈。

淺靜脈有內側隱靜脈和外側隱靜脈。

內側隱靜脈:較細,為小腿內側皮下靜脈。起自足底內側靜脈,與同名動脈伴行,向上移行為內側隱靜脈,沿小腿和股內側皮下上行,於股薄肌與縫匠肌之間彙入股靜脈。

外側隱靜脈:較粗,為小腿外側皮下靜脈,由足底外側靜脈和趾背側靜脈彙合而成,沿腓腸肌外側上行,至臀股二頭肌深部彙入膕靜脈。

乳房的靜脈:乳房的大部分靜脈血液經陰部外靜脈注入髂外靜脈,一部分靜脈血液經腹皮下靜脈注入胸廓內靜脈。會陰靜脈雖與乳房基底後靜脈相連,但因靜脈瓣膜開向乳房,所以乳房靜脈血液不能經此靜脈流向陰部內靜脈。

乳房兩側的陰部外靜脈、腹皮下靜脈和會陰靜脈在乳房基部互相吻合,形成一個大的乳房基部靜脈環。所以當任何一支靜脈血流受阻時,其他靜脈可起代償作用。

(3)門靜脈為引導胃、小腸、大腸(直腸後部除外)、脾和胰等的血液入肝的一條較大的靜脈,位於後腔靜脈腹側。它由胃十二指腸靜脈、脾靜脈、腸係膜前靜脈和腸係膜後靜脈彙合而成,穿過胰環走向肝門,與肝動脈一起經肝門入肝。入肝後反複分支至竇狀隙(擴大的毛細血管),最後彙合為數支肝靜脈而導入後腔靜脈。

直腸後部的血液彙入髂內靜脈。再經髂總靜脈、後腔靜脈返回右心房。因此,對肝有害及通過肝影響藥效的藥物可進行灌腸給藥,以免危害肝或影響藥物的療效。

3.3.3 奇靜脈牛、豬為左奇靜脈,馬為右奇靜脈,為胸壁靜脈的主幹,由第5~12(牛)或5~17(馬)肋間背、腹側靜脈和第1腰靜脈彙集而成,末端開於冠狀竇。

4.胎兒血液循環

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發育,其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和氧都是通過胎盤由母體供應,代謝產物也同時通過胎盤由母體帶走。所以胎兒血液循環具有與此相適應的一些特點。

4.1 胎兒心髒和血管構造的特點

4.1.1 心髒的房間(中)隔上有一卵圓孔使左、右心房相互溝通但由於孔的左側有一卵圓孔瓣,且右心房的壓力高於左心房,所以右心房的血液隻能流向左心房。

4.1.2 主動脈和肺動脈之間有動脈導管相通因此來自右心室的大部分血液通過動脈導管流入主動脈,僅有少量血液入肺。

4.1.3 胎盤是胎兒與母體進行氣體及物質交換的特有器官以臍帶與胎兒相連。臍帶內有兩條臍動脈和一條(馬、豬)或兩條(牛)臍靜脈。

臍動脈由髂內動脈(牛、豬)或陰部內動脈(馬)分出,沿膀胱側韌帶到膀胱頂,再沿腹腔底壁向前伸延至臍孔,進入臍帶,經臍帶到胎兒胎盤,分支形成毛細血管網。

臍靜脈由胎盤毛細血管彙集而成,經臍帶由臍孔進入胎兒腹腔(牛的兩支臍靜脈入腹腔後合成一支),沿腹腔底壁伸延,經肝門入肝。

4.2 胎兒血液循環的途徑

胎盤內富有營養物質和含氧較多的動脈血,經臍靜脈進入胎兒肝內,經過肝的竇狀隙(在此與來自門靜脈的血液混合)後,最後彙合成數支肝靜脈,注入後腔靜脈(在牛有部分臍靜脈血經靜脈導管直接到後腔靜脈),與來自胎兒後半部的靜脈血相混合,入右心房,大部分血液又經卵圓孔到左心房,再經左心室到主動脈及其分支,大部分到頭、頸和前肢。

來自胎兒身體前半部的靜脈血,經前腔靜脈入右心房到右心室,再入肺動脈。由於肺尚無功能活動,因此,肺動脈中的血液隻有少量入肺,大部分經動脈導管到主動脈,主要到身體的後半部,並經臍動脈到胎盤。

由此可見,胎兒體內的血液大部分是混合血,但混合程度不同。到肝、頭頸和前肢的血液,含氧和營養物質較多,以適應肝功能活動和胎兒頭部發育較快的需要。到肺、軀幹和後肢的血液,含氧和營養物質則較少。

4.3 出生後的變化

胎兒出生後,由於肺開始呼吸和胎盤循環的中斷,血液循環也發生了下列變化。

4.3.1 臍動、靜脈的退化出生後,臍帶被切斷,臍動、靜脈血流停止,血管逐漸閉塞萎縮,在體內的一段形成韌帶。臍動脈成為膀胱圓韌帶;臍靜脈成為肝圓韌帶,牛的靜脈導管成為靜脈導管索。

4.3.2 動脈導管的閉鎖由於開始呼吸,肺擴張,肺內血管的阻力減少,肺動脈壓降低,動脈導管因管壁肌組織收縮,而發生功能性閉鎖,繼之以結構上的改變而完全閉塞,形成動脈導管索或動脈韌帶。

4.3.3 卵圓孔的封閉由於肺靜脈回左心房的血液量增多,內壓增高,致使卵圓孔瓣膜與房間(中)隔貼連,結締組織增生、變厚,將卵圓孔封閉,形成卵圓窩。此後,心髒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完全分開,左半部為動脈血,右半部為靜脈血。

複習思考題:

1.心血管由哪些器官組成?

2.心髒的形態和心腔的結構如何?

3.說明心髒的傳導係統。

4.說明從頸部肌肉注射藥物經何途徑到達前蹄。

5.說明頸靜脈注射藥物經何途徑到後蹄。

6.胎兒血液循環有何特點?

7.說明母體胃腸道吸收的營養物質經何血液循環路徑到達胎兒的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