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2 / 2)

於是,學校增加了許多白幹活不拿津貼的崗位:教務員,教研組長,安全幹事······。

他們實質上也就是學校的骨幹老師。

於是,學校的工作氛圍熱了起來,這些年輕人的業餘時間不是用來談天說地、娛樂休閑,而是大家自發的用來做接受培訓、出去聽回來講、教研交流、協助部門領導完成相關資料這些事情中了。

胡途說:“你做了事,即使沒有報酬,但自己學到了東西,得到了鍛煉,為今後的發展提供了營養和經驗”。

所以,他們雖然沒有報酬,卻有激情。

這也最符合胡途來的時候在學校標誌性建築上麵製作的BO最滿意的警句:“天道酬勤”

所以後來看到效果後,BO也高興,那些骨幹老師也賣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他們的帶動下,老師們也一起形成了集體充電的好習慣。

這樣在大家心情愉快的情況下,既為學校完成了許多工作,又為學校培養了許多後備幹部,並且為今後的工作埋下了伏筆、鋪平了道路。

事實證明,即使是今天這個現實的世界裏,還是有不僅僅是隻憑經濟杠杆才能夠解決的問題。

胡途發現,現在的社會,好多人都非常熱衷於“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因為“外來的和尚”有這樣那樣的光環,殊不知好多會念經的和尚其實就在你身邊,隻要你善於發現和使用他們。

做領導的,不但要學會使用人才,更應該學會在使用人才的時候愛護人才,而且要具有把你所有的下屬都當人才的胸襟。

前文提到胡途曾經準備去做德育主任的那個學校,老總和胡途是多年的朋友,雖然他對胡途當初答應去他的學校幫忙而後來沒有去很生氣,但後來還是原諒了胡途,也經常到胡途這邊來,一是聯絡感情,二是了解了解這裏的管理情況,有時甚至把胡途帶到他們那幾個學校去轉轉。

胡途對某天同那個老總他們一起去一個學校的事情記憶比較深刻。

那天是星期天,胡途和那位老總還有他的兩個合夥人一起喝茶,午飯後,幾個老總請胡途一起去他們的一個學校看看,他們一起在這個學校一個姓李的校長的陪同下看了學校,看到校園裏兩根黃果樹下麵有好多積葉,一位老總提醒李校長安排打掃一下,再後來又聽了李校長談學校情況。

在下午他們準備回去而走出校門的時候,碰到了兩個周末回家而返校的老師。

那兩個老師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汗流浹背的,李校長看見兩位老師,說:“兩位老師,你們回來了,一會你們去把那兩根黃果樹下的樹葉打掃一下”。

兩個老師和老總、校長打過招呼,去了。

回去的路上,幾位老總討論了李校長安排兩個老師掃地的工作方式,都覺得李校長對那兩個剛剛到學校,而且比較累老師沒有一點領導應該有的關心和寒喧的話語,在人還沒有進校門的情況下就安排工作,沒有顧及別人的感受,認為這種工作方法是不可取的。

是的,每一個人,尤其是領導,應該隨時隨地都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策略,在工作中,很多時候細節決定成敗。

這件事對胡途觸動很大,胡途覺得這次自己受教了,很多時候,隻要你自己用心去體味,去品悟,總能學習到很多東西。

後來大家又討論了一些工作藝術方麵的問題,例如:當麵批評與背麵稱讚。

他們覺得適當地、單獨地、朋友交談式地批評與背麵批評和背後的負麵評價更加容易讓人接受得多,因而也更容易取得效果。

而不當著當事人的麵稱讚別人,讓別人在同事口裏聽到上司的稱讚往往比當麵稱讚的效果來得好。

細想之下,胡途覺得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