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薩頓著,劉譯:《科學的生命——文明史論集》,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
[30]瓦薩裏著,徐波等譯:《意大利藝苑名人傳·巨人的時代》,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1]湯淺光朝著,張利華譯:《科學文化史年表》,科學普及出版社1984年版。
[32]貝爾納著,伍況甫等譯:《曆史上的科學》,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
[33]貝爾納著,胡作玄譯:《科學的社會功能》,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34]愛因斯坦著,許良英等譯:《愛因斯坦文集》,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
[35]伯特蘭·羅素著,崔人元譯:《西方的智慧》,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版。
[36]加林著,李玉成譯:《意大利人文主義》,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37]大衛·格裏芬著,鮑世斌譯:《後現代科學》,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年版。
[38]英格爾斯著,殷陸君譯:《人的現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9]麥克萊倫第三、哈羅德·多恩著,王鳴陽譯:《世界科學技術通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0]喬治·巴薩拉著,周光發譯:《技術發展簡史》,複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1]哈貝馬斯著,李黎等譯:《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與科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42]沃爾德羅普著,陳玲譯:《複雜——誕生於秩序和混沌邊緣的科學》,三聯書店1997年版。
[43]尼葛洛龐帝著,胡泳譯:《數字化生存》,海口出版社1997年版。
[44]曼紐爾·卡斯特著,夏鑄九等譯:《網絡社會的崛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45]基辛著,甘華鳴等譯:《文化、社會、個人》,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6]理查德·A。斯皮內洛著,劉鋼譯:《世紀道德》,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版。
[47]劉鈍、王揚宗編:《中國科學與科學革命:李約瑟難題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論著選》,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8]B。 Barnes, About Science。Blaekwell,1985.
[49]G。 Ropohe, A Critique of Technology Determinism, D。Reidei Publishing Company,1983.
[50]Feyerabend。 Aganst method:outline of an anarchistic theory of knowledge。London:rso。London,1979.
[51]Jacques Ellul。 The Technological Order。Edited CMitcham: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The Free Press,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