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草原上的石人(1 / 2)

考古學家在中亞內陸發現了大量的草原石人和鹿石、石柱、石樁。現在我們已經無法得知其中的曆史秘密,隻有那神秘的圖案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和線索給我們啟示和靈感,但是到目前為止,大家仍然無法取得一致的意見。

我們感到好奇,這些鹿石和石人究竟是怎麼會事?

鹿石是指一些四麵體的或者圓形的石柱和石板,上麵雕刻的圖形,這些圖形包括各種動物、古代兵器、以及其他器物的圖形,而其中主要是以鹿的形狀為主,因此這些文化遺存被稱為鹿石。

鹿石一般有兩個側麵,成鹿形的動物刻成蹲跪式,也有少部分站立式的。前後腿一上一下。這些鹿石分布比較廣泛,在外貝加爾地區、蒙古、西西伯利亞西部、哈薩克斯坦中部、烏拉爾南部、新疆阿爾泰地區都有遺留。

當然,由於地域的不同,鹿的形象也不盡相同。在齋桑湖南麵的奇麗克,發現了一些大約公元前4世紀的金的裝飾牌,上麵也有很多鹿形,這些鹿形與現實中的鹿相近,而不是像鹿石上的那樣呈現S形。

還發現了一些岩畫,與蒙古鹿石非常相近,這些岩畫處於阿拉木圖市西北大約一百六十公裏的一個叫塔姆加雷的地方。在費爾幹以北四十公裏的阿伊雷馬奈套山中發現的蘇拉特——塔仕岩畫中,也有上下排列的鹿形,也同樣跟蒙古鹿石想象。

令人疑惑的是,在斯基泰時代的遺存中,卻沒有發現一個馴鹿圖形。

這些鹿石是做什麼用的呢?

有的人認為,鹿石是“石魚像”及太陽的象征。

有的人認為,這些是部落的標記,是圖騰崇拜的產物。

有的人認為,鹿石是人形的。因為它有三層,上層是頭部,下兩層是軀幹,鹿石上還刻有各種武器,有匕首、引、戰斧和扁擔狀的青銅器物等等。

那麼,鹿石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

根據研究,經過中亞地區岩畫和鹿石比較,專家們認為,鹿石是圖騰崇拜的產物,認為這三種看法中隻有這種看法是比較科學的。

也就是說,有這樣的部族,他們以鹿作為他們的圖騰,在對太陽進行祭祀時,把它作為永久性的紀念石雕。

遠古的人類有一種觀念,生命是離不開太陽的。在每次的祭祀中,無論祭祀規模有多大,祭祀日神是最重要的儀式。

考古學家們認為,這種祭日儀式,即對太陽的崇拜,是全球性的。世界各地都有這種活動。這種祭祀跟古代嚴酷寒冷的冰河晚期有很大的關聯。是太陽帶給人們溫暖和陽光,驅走了嚴寒,使萬物得到生機。在對阿勒爾早期遊牧人的墓葬進行的研究發現,其中的石柱均為太陽形狀,特點十分突出。這象征著死者進入冥界後,依然能夠得到太陽的溫暖。

鹿石文化經曆了光榮與輝煌,但是隨著薩滿教的衰弱,鹿石崇拜也漸漸消亡。但是,鹿石見證了中亞古代遊牧民族的文化興盛。

那麼草原石人又是怎麼會事呢?

我們看到的石人經過漫長的曆史,已經變成了深黑色,這是因為岩石表麵的氧化膜通過物理與化學的反映而導致的結果。

這些人形石雕像,在被標為人類的原始故鄉之一的額爾齊斯河上遊有很多很多。石人中有男性和女性兩種。

女性石人的外形大多袒露兩乳,象征著多產多育,表明這類石人與母係氏族社會有關,根據考古學家分析,其年代均在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700年,那時為卡拉蘇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