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為什麼貓從高處跳下也能保持平衡?(1 / 1)

我們經常說,貓有九條命。我們也經常目睹貓從高處跳下而安然無恙的情景,何以會這樣呢?

貓,通常指家貓,是一種小型貓科動物,是野貓中的亞種,人類從古代就有養貓的記錄,並在5000年前便已完全馴化貓。古埃及人會飼養貓來捕捉老鼠及其他齧齒目動物,以防止它們吃掉穀物,現在,貓成為了全世界家庭中極為廣泛的寵物,飼養率僅次於犬。貓的壽命平均為12年。

貓的大小腦都很發達,其頭蓋骨和腦都具有某些特定的形態特征。貓的平衡感和反射功能都非常發達,也有一個反應銳敏的瞬膜。

貓前腳有腳趾五個,後腳有腳趾四個。每隻腳掌下生有很厚的肉墊,每個腳趾下又生有小的趾墊。貓的每個腳趾上長有鋒利的三角形尖爪。尖爪平時卷縮隱藏在趾球套及趾毛中,隻有在攝取食物、捕捉獵物、搏鬥、刨土、攀登時才伸出來。貓足趾下厚厚的肉墊起著極好的緩衝作用,它能使貓行走時悄然無聲,便於襲擊和捕捉獵物。

貓從高處落下後為什麼不會受傷害呢?這與貓有發達的平衡係統和完善的機體保護機製有關。貓的運動神經發達,身體柔軟,肌肉韌帶強,平衡能力完善,盡管在攀爬跳躍時落差很大,也不會因失去平衡而摔死。當貓從空中下落時,它的眼睛能很快地知道地麵的情況是平坦還是不平坦。如果它的身體失去平衡,它內耳的平衡器官也能很快感覺到,這平衡器官會把這種不平衡的感覺通知延腦,延腦及時把消息一方麵報告給“司令部”大腦,另一方麵向下通知脊髓。脊髓的脊神經立刻把感覺再傳給四肢的肌肉,四肢的肌肉就以最快的速度調整全身的肌肉,使身體保持平衡狀態。這樣,貓在著地之前,身體已經做好了準備。即使開始時背朝下,四腳朝天,在下落過程中,貓總是能迅速地轉過身來,當接近地麵時,前肢已做好著陸的準備。

著陸時,貓腳趾上厚實的脂肪質肉墊,能大大減輕地麵對貓體反衝的震動,可以有效地防止震動對各髒器的損傷作用。貓的尾巴也是一個平衡器官,如同飛機的尾翼一樣,可以使身體保持平衡。除此之外,貓四肢發達,前肢短,後肢長,利於跳躍。貓的骨骼共有230塊,其中脊椎骨占了30塊,相對地,貓的脊椎骨間距大,其間都穿插著厚而軟、具彈性的纖維軟骨,使貓能靈活運動。此外,貓的肩胛骨僅在側邊與肌肉相連,使其關節能在各個方向運動,而貓的流動鎖骨讓貓能作長距離跨步。貓的骨骼和肌肉構成非常有彈性,能夠很大幅度地伸展和收縮,可以很輕鬆地消除落地造成的衝力,這也是貓可以鑽很狹小的空穴抓老鼠的原理。

有這麼優厚的身體條件,難怪貓喜歡爬上屋頂,在上麵走來走去。

“格言”我並不是每次吃完飯就看電視,有時我邊吃飯邊看電視,生活中有些改變會增加樂趣。

——加菲貓丈夫對妻子養的貓忍無可忍,抓起貓,走進樹林扔了。回家一看,貓正安逸地趴在門口,還滿意地對他發出輕輕的呼嚕聲。

丈夫氣壞了,把貓塞進麻袋就出了門。他走了10公裏,向左轉又走了15公裏,再折向東北走了12公裏,又往西走了20公裏,然後把貓從麻袋裏放出來,就自個走了。

一小時後,丈夫用手機給妻子打電話:“貓回家了嗎?”

“對,5分鍾前就回來了。親愛的,你問這幹嘛?”

“你叫這個畜生接電話,我找不著回家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