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受圖騰崇拜的影響
中國是不產獅子的,但奇怪的是,中國到處有獅子的石雕。老百姓用它守門,道觀、寺廟用它護法,橋梁用它增進美觀。大一點的建築,門口大多有一對石獅子,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一種不出產於中國的動物,會得到中國人的崇拜?
獅子是一種熱帶草原動物,中國不具備它生長的環境。諸子百家的作品中,也沒有獅子的記載。按一些學者的看法,中國最早的獅子,應該是在漢朝,由西域國家進貢而來的。這在典籍中有所記載:東漢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今伊朗)國王阿薩息斯一世,派商隊沿絲綢之路,把獅子作為禮物送給漢章帝。被稱為“獸中之王”的獅子,具有威猛的外表,它傳入中國後,動搖了虎的威信,漸漸被人們奉為辟邪瑞獸。中國直到近代,一直都算是比較強大的國家,絲綢之路一直也很通暢,獅子就是這時候由西域和南邊海域不斷進貢而來,作為一種珍奇異獸供皇家觀賞玩樂。
從曆史上看,中國人就喜歡崇拜一些不存在的祥瑞異獸,比如麒麟、鳳凰、貔貅,其中最特別的是龍。獅子作為一種本土不存在的動物,在最初引進時,就受到相當程度的喜愛,認為它深具靈性。加上獅子本身外觀比較好,適合崇拜,所以唐初虞世南在《獅子賦》中,把獅子稱為“絕域之神獸”。另外,中國人崇拜的獅子,是經過自己想象加工的。因為中國不具備野生獅子生存的條件,所以大部分中國人沒有見過真的獅子,於是,就自己添油加醋地想象,把獅子想得很厲害、很玄乎。另外,中國人本來是最信奉龍的,但是龍是皇帝的象征,不能隨便雕刻,更不可能讓龍幫自己守門鎮邪。鳳凰是皇後的象征,亦同此理。至於老虎,中國比較多,人們普遍了解它,沒有神秘感,就沒有崇拜心理。所以中國人選擇用來雕刻守門的更多是獅子。
所以,這就出現了在各個大門口守門、護法而且形態各異的獅子。
“格言”1頭獅子領導下的100隻綿羊,要比1隻綿羊領導的100頭獅子可怕得多。
——古代格言馬戲明星是一位漂亮的馴獅女郎,動物對她唯命是從,一發命令,凶猛的獅子就用它的爪子搭在她肩上,蹭她。
觀眾歡聲雷動,隻有一位男士不以為然:“這有什麼值得歡呼的?誰不會這個?”
馬戲場管理人員存心挑釁,對他說:“你願意來試一下嗎?”
“當然願意。”男人答道,“不過先把那頭獅子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