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在弱光下看書對視力會有影響嗎?(1 / 1)

我們都聽過囊螢映雪這個成語,“囊螢”說的是晉代一個叫車胤的人,此人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隻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裏麵,再紮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隻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映雪”則說的是同時代的孫康,此人也是家境貧寒。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隻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裏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月光,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裏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

成語的意境很美妙,在微弱的光線下讀書,苦學成才。當然,現在我們已經不太可能“囊螢映雪”地讀書了。但是,我們也一樣會有在微弱的光下讀書的經曆——小時候躲在被窩裏打著手電看小說啦,關燈看電視啦,熬夜對著電腦或工作或遊戲啦,這些都是現代的“囊螢映雪”。

然而,據有關資料報道,近視眼以長期用眼距離過近引起者為多見。人類眼睛的調節力很強,當書本與眼睛的距離達7-10厘米時仍能看清物體,但如果經常以此距離看書、寫字就會使眼睛的調節異常緊張,從而可形成屈折性(調節性)近視,所謂的假性近視。如果長期調節過度,使睫狀肌不能靈活伸縮,由於調節過度而引起輻輳作用加強,使眼外肌對眼球施加壓力,眼內壓增高,眼內組織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組織嬌嫩,眼球壁受壓漸漸延伸,眼球前後軸變長,超過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軸性近視眼,所謂真性近視。所以正常閱讀距離應是30-35厘米。

在弱光下看書,書麵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體,頭部就會向前,湊近書本,會使眼睛容易疲勞,眼睛的調節過度或痙攣而形成近視。實際上螢火蟲的光也好,雪地返射的光也好,都是很微弱的,人如果長期在這樣微弱的光下看書,是會近視的。另外,照明光線過強或過弱也會引起近視。如果光線太強,如陽光照射書麵等,會引起強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適,難以看清字體。

“格言”眼睛如果還沒有變得像太陽,它就看不見太陽;心靈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見美。

——普洛丁一條蛇去看醫生。“醫生,我看不清楚東西已經很久了。”

醫生就為它配了一副眼鏡,並且讓它兩個星期後來複查。

過了兩個星期蛇來了,對醫生說眼鏡使它更加沮喪。

醫生說:“為什麼呢?是不是戴了眼鏡有些頭暈?”

“眼鏡很好。”蛇歎了口氣說,“隻是我才發現自己是和一條膠皮軟管生活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