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為什麼天然食物的提取物對人體不一定安全?(1 / 1)

因為其成分可能過量食物中含有許多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我們覺得如果把那些成分提取出來,就可以成為“食物精華”,比單純的食物更有益人體健康。其實不然。自然界的動物植物中含有各種各樣的成分。這些成分中有的對人體有害,有的對人體有益。人類經過千萬年的實踐,找出了一些“無害”的種類來作為食物。這個意義上的“無害”,一是由於有害成分的攝入量不大,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能夠化解其危害;二是很多危害是慢性或者隱性的,靠人們的感覺也發現不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草酸,許多人都知道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大量被人體吸收之後可能與腎髒裏的鈣結合,沉積下來形成腎結石。腎功能有障礙的人會要求避免含草酸的食物,但是對於健康人來說,草酸能夠被代謝掉,含草酸的蔬菜就仍然是“安全”“健康”的。

當我們把某些食物成分提取出來,它的有益影響可能會加強,壞的影響也可能加強。比如說,研究證實:一些薑的製品,比如薑水、薑粉、薑提取物、含薑餅幹等等,能夠減輕婦女懷孕早期的反應。那麼,是不是就可以大量服用薑提取物來防治孕婦的惡心嘔吐呢?結果,有科學家發現,大量喂食薑水的懷孕老鼠,胎兒發育受到影響,甚至流產。也就是說,正常食用量的薑是安全的,但是大量的薑提取物就很難說了。難怪中國古人再三強調“過猶不及”,這果然是非常正確的。

從包括食物成分的天然動植物中尋找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是目前的食品、醫藥和生物研究中很熱門的領域。然而我們知道在科學上有一種普遍的看法:“證明有容易,證明無困難”,要證明一件事物是存在的,隻要有一件證據就可以了,要證明一件事物是不存在的,就必須驗證所有的證據。同樣的,要證明一種成分是否有效相對容易,要證明無害則是比較困難。任何證明無害的研究,都隻能證明在某條件下,某項被懷疑的危害不存在,或者不明顯。因此,研究隻能“排除”可能的危害,而不能證明一種東西是否“安全”。要判定一種東西“絕對安全”,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對天然食品的提取物我們應該保持十二萬分的謹慎。

“格言”用鮮血換來的操作規程不應再用鮮血去檢驗。

——食品安全格言小雷有一個朋友是學中醫的,一次在飯店聚餐,男女老幼都有。

餐前照例擺的小吃,有一碟醬生薑片大家都很喜歡吃,然而,一位老者端坐而不下箸。

眾人於是問他。老者微微一笑,說:“自古養生之道早已記載,早上吃薑,如飲參湯,晚上吃薑,如喝砒霜,這個道理難道你們都不知道?”

正是晚上,大家嚇一跳,都不敢吃薑了。

小雷的同學緩緩言道:“這是中醫常見的一種說法,根據人體五行來的,其實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比較保守,認為性是不潔的,除了繁殖後代,一般的性行為應該禁止,否則就是醜惡的。因為薑具有壯陽的功效,所以中醫故意這麼說。人白天要勞動,想不到性,晚上則要讓他沒有性……”同學說著伸筷子去夾薑,卻發現最後一片薑正被老者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