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
火鍋是中國人發明的美食,古代的“鍾鳴鼎食”可以說是火鍋的初級形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如今可以說是花色紛呈,百鍋千味。廣東的海鮮火鍋食而不膩,味美無窮;蘇杭的菊花火鍋,清香爽神,風味獨特;雲南的滇味火鍋,鮮嫩香辣,饒有風味;湘西的狗肉火鍋,享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之美譽;重慶的毛肚火鍋,麻辣醇香,名揚天下;北京的羊肉涮鍋風味別致,吊人胃口。
中國人向來有入冬吃火鍋進補的習慣,冬令時節吃火鍋,不僅方便、味美,而且是聚餐的較好選擇。吃火鍋是可以祛寒增暖的。室外寒風凜冽,室內熱氣騰騰,辣的火鍋,熱呼呼的湯,鮮嫩的肉,美味的菜,的確能抵擋寒意。有時候,你會覺得某些店的火鍋特別好吃,吃了還想吃。而同樣的火鍋,換了一家店就會淡然無味,這時別人就會告訴你,你吃到加了罌粟的火鍋了。這是真的嗎?好吃的火鍋裏真的含有罌粟籽嗎?如果是,對人體又會有怎麼樣的危害?
從報紙上我們知道,一些火鍋店老板為做旺生意,各出奇招,其中包括在火鍋料裏加罌粟籽粉。在售火鍋配料的店鋪內,罌粟籽粉也十分暢銷。首先我們來看下罌粟,罌粟是製造鴉片——也就是毒品的原料,這種植物的乳汁中含多種生物堿、嗎啡、可待因與蒂巴因,對中樞神經有興奮、鎮痛、鎮咳和催眠作用。目前我國允許“滅活”過的罌粟籽進行藥用,而大規模種植罌粟地方的隻有甘肅農墾總公司。國家藥監局的文件隻是說明可以將“滅活”過的罌粟籽銷售,並沒有指明罌粟籽可以作為調味品。
國家沒有規定罌粟籽可以作為調味品,也沒有規定不可以作為調味品,現有的罌粟籽調味品鑽了法律的“空子”。目前,雖然“滅活”後的罌粟籽允許作為食品添加劑和調味品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但對其“滅活”的認定容易出現漏洞。可能會有生的罌粟籽流入市場。而且罌粟籽內部含有嗎啡、可卡因等成分,如同鴉片,即便經過反複處理,它的有害成分也不可能完全除掉。據《中藥大全》記載,罌粟殼所含毒性較高,籽較少,但文中並沒有記錄多高溫度下,罌粟籽才會失去毒性,“滅活”隻是對於籽生長發芽的滅活,指罌粟籽不能發芽,無法作為種籽種植了,並非對成癮性的滅活。因此,“滅活”的罌粟籽粉隻能保證不可以生長發芽,但其毒性依然存在。
所以吃少量的罌粟籽粉對人體短時間內看不出影響,但一般人對量很難把握,即使開始時吃得少,也會讓人上癮,長此以往,就像吸毒一樣。再說罌粟籽粉隻利於口感不利於營養,因為它本身沒有任何營養。所以對我們普通人來說罌粟籽粉吃少量也不行,它具有蓄積性,剛開始吃時心情舒暢,但吃多了就會毒性成癮。輕的症狀會出現食欲低下、便秘、皮膚幹燥、性功能低下,稍重的會頭痛、打哈欠、流鼻涕、失眠,而且這種失眠是吃安眠藥也治不好的。
所以,當你遇到這種好吃得超乎尋常的火鍋的時候,你就要小心了。
“格言”鴉片流毒中國,垂及百年,推其為禍之烈,小足以破業殞身,大足以亡國滅種。
——孫中山 天冷了,吃火鍋的多了。於是各個味道好的火鍋店門口都能看到排號等位的食客。一般火鍋店的號是按大、小來排號的。四人以上是大桌,排出來就是大一、大二、大三;四人以下是小桌,排出來就是小一、小二、小三……
某人去某知名火鍋排號等味,不幸已經排到小八了。隻好坐在街沿上邊先吸飽火鍋的香味。食客支起耳朵聽大堂領班的喊號聲。突然一聲:“小三!小三呢?”
眾人都不說話,向領班看去。領班見無人應答,又喊:“小三!在不在?小三!不在就讓小四了哦!”
這時四位女士反應過來,一齊從坐的板凳上躥起來,答道:“在,在!我們是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