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包粽子為什麼要用箬竹葉?(1 / 1)

因為可以保存更久

走遍中國大江南北,往往發現,粽子雖然有五花八門的餡料——從魚、蝦、牛、羊到綠豆、蘑菇都有,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包粽子的一般都是箬竹葉。中國的植物千奇百怪,可以包東西的葉子也不止箬竹葉一種,為什麼中國人喜歡用箬竹葉來包粽子呢?

其實,箬竹葉實際上是箬竹的葉片。箬竹是小型竹,稈較低矮,高達2米,稈莖與枝條相仿。節間長約25厘米,中空較小。葉片披針形,葉大,長可達45厘米,寬可超過10厘米,下麵散生銀色短柔毛,在中脈一側生有1行氈毛。箬竹分布於華東、華中地區及陝南漢江流域。山東南部有栽培。箬竹喜在低山穀間和河岸生長。莖高三四尺,中空,節顯著,葉子寬而大,秋季葉子的邊緣變白色。它的葉片比通常見到的毛竹、箭竹之類的葉片要大得多。適合包裝食品,同時也可以用來製作鬥笠等雨具的防水材料。箬竹葉在高溫蒸煮後還能保持翠綠的顏色。這跟其中含有的大量葉綠素有關。除了寬大和耐高溫,箬竹葉中還含有一些可以抑菌的成分。箬竹葉中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都有較強的抑製作用。也就是說,箬竹葉可以延長粽子存放時間。

在古代,沒有今天這樣方便的冷藏設施,食物很容易腐壞,尤其在炎熱的南方,烈日之下,中午煮的米飯到下午就餿了,食品的保存更是一大問題。這種具有殺菌作用的箬竹葉,無疑是古人能找到的最好的天然包裝了。

除此之外,箬竹葉還能賦予粽子一種獨特的清香味,這也是很多人喜歡吃粽子的原因。不過,荷葉包裹的食物也會有一種清香,為什麼人們沒有廣泛使用呢?

荷葉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蓮是多年生水生草本,生於水澤、池塘、湖沼或水田內,野生或栽培都存在,廣布於南北各地。荷葉的生長過程是從初露到盛展直至殘枯,冬季之後就沒有了,而箬竹葉一年四季常在,在采摘來說是更為方便的。再者,荷是要在有水的地方才能種植的,不如箬竹遍布各地,十分容易獲得。

雖然北方的蘆葦葉,南方的芭蕉葉都不時作為粽子的外皮包裝。但是人們普遍青睞能殺菌也能增加食物風味的箬竹葉,一代代地沿用下來,箬竹葉就成為粽子的正宗包裝了。

“格言”粽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頗受人們喜愛,但是可不能多吃,因為製作粽子的原料是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美食諺語眾包子追殺粽子,現在誰都知道:綠皮的是臥底!

一夥粽子被趕到牆角,被扁得丟盔卸甲,頭破血流。

眾包子都打累了,才聽到其中一個喊:“兄弟們別打了,自己人,自己人,我就是發了黴被鋪裏開除的那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