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2E”號中國首枚捆綁式運載火箭,是以加長型“長征-2C”號為芯級,並在第一級周圍捆綁4個液體推進劑助推器構成的近地軌道兩級液體推進劑運載火箭。火箭總長49.686米,芯級直徑3.35米,起飛質量462噸,起飛推力5923千牛,能把9.2噸有效載荷送入200千米近地圓軌道。
1992年3月22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號發射台計劃發射澳大利亞的一顆通信衛星?——“澳星-B2”。“澳星-B2”是美國休斯公司的產品。“長征-2E”號捆綁火箭飛行48秒後,衛星爆炸,火箭的整流罩提前分離。衛星離目的地還有3萬多千米,殘骸散落在了近地軌道。
“長征-2E”號捆綁火箭是當時中國發射商業衛星的主力火箭。中方認為,是因為衛星爆炸,導致火箭的整流罩提前分離。而美國休斯公司認為自己是製造衛星的老大,衛星絕對沒有問題,是中國的捆綁式火箭在製導設計上有缺陷,導致整流罩提前分離,衛星才爆炸,發射失敗應完全由中方負責。
為什麼美國休斯公司口氣那麼大?經過40年的努力,休斯公司已成為世界航空航天領域的先鋒,曾創造了無數個世界第一。飛機、火箭、導彈、衛星、宇宙飛船、空間探測器和激光技術都有休斯公司的銘牌。美國休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衛星製造商,數量幾乎占世界份額的40%。與老大打交道要用事實和數據說話。中美專家對火箭遙測數據進行分析,對整流罩和衛星殘骸的檢驗和試驗。雙方認為火箭和衛星都沒有問題,是老天不作美。最後,休斯公司捐獻一顆衛星,中國免費發射,澳大利亞隻能遲兩年看見衛星在赤道運轉,皆大歡喜。
1995年1月26日,“長征-2E”號運載火箭攜帶香港亞太衛星公司的“亞太-2”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LC-2發射台升空,起飛後發生爆炸,星箭俱損。截至1995年12月28日,“長征-2E”號運載火箭共進行了7次發射,其中,成功5次,失敗2次,此後,“長征-2E”號運載火箭退役。
中國開始發射宇宙飛船。為滿足發射“神舟”號飛船的要求,保證航天員的安全,我國又通過改進可靠性並增設故障檢測係統和逃逸救生係統,發展出了“長征-2F”號運載火箭,專門用來發射“神舟”號載人飛船。
“長征-2F”號於1999年11月20日首次發射中國“神舟一號”試驗飛船。2003年10月15日首次進行載人發射獲得成功。它的運載能力達8噸左右。迄今為止,“長征-2F”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飛船。
“長征-3”號運載火箭
“長征-3”號運載火箭是三級火箭,是在“長征-2”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於1984年研製成功的。“長征-3”號運載火箭新增加的第三級采用液氫液氧發動機。火箭全長44.86米,第一、第二級直徑3.35米,第三級直徑2.25米,起飛質量204.88噸,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為1.6噸。
“長征-3”號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是我國火箭發展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它首次采用了液氫、液氧推進劑,無毒無汙染;首次實現火箭上麵級發動機的多次起動;首次將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長征-3A”係列運載火箭
“長征”號運載火箭有許多“兄弟”,為什麼要那麼多“兄弟”呢?因為不同的火箭負責發射不同軌道高度的航天器。航天器的軌道和高度有無數種,所以必須有許多種運載火箭來協助它們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