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向太空“長征”——中國火箭(1 / 3)

火箭的故鄉

我國是火箭的故鄉,但現代火箭的研究卻是近幾十年的事情。1956年,我國開始現代火箭的研製工作。第一次發射火箭是在上海的南彙。火箭雖然飛得不高,也不遠,但發射是成功的。

好火箭,也要有個好名字。向太空“長征”,成為我國火箭的象征。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我國“長征-1”號運載火箭誕生了。1970年4月24日,我國研製的“長江-1”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已經研製成功了“長征-1”號、“長征-2C”號、“長征-2D”號、“長征-2F”捆綁式、“長征-3”號、“長征-3A”號、“長征-3B”號和“長征-4A”號共4個係列20多種型號的運載火箭,正在服役的有12種。現在,“長征”係列火箭負責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的衛星以及“神舟”飛船等。

從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枚“長征-1”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到2011年底,“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總計進行了155次航天發射,其中,147次成功,共發射187顆不同類型的航天器,包括149顆國內衛星和航天器,國際商業發射38顆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尼日利亞、菲律賓、瑞典、委內瑞拉的衛星,將8艘“神舟”號宇宙飛船和6名航天員以及“天宮-1”號目標飛行器送入了太空軌道。僅2010年一年,我國運載火箭發射次數達到了15次的最高紀錄,成功率達100%。“長征”係列運載火箭曾13次發射失敗,總成功率為94.2%。

“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經曆了從常溫推進劑到低溫高能推進劑、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飛船和空間探測器的技術曆程,具備了發射低、中、高不同軌道和不同航天器的能力。

“長征-1”號運載火箭

“長征-1”號運載火箭是一種三級火箭,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小型有效載荷。火箭全長29.86米,最大直徑2.25米,起飛質量81.57 噸,起飛推力1020千牛,能把300千克重的衛星送入440千米高的近地軌道。1970年4月24日,“長征-1”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東方紅-1”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奠定了“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發展的基礎。

“長征-1D”號運載火箭是“長征-1”號的改進型。主要的改進有:提高一子級發動機推力;提高二、三子級性能;采用全慣性製導。經過改進,“長征-1D”號運載火箭可以發射各種低軌道衛星,並已在商業發射領域投入使用。

“長征-2”係列運載火箭

“長征-2”號運載火箭是從洲際導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中國運載火箭的基礎型號。在“長征-2”號的基礎上,發展了“長征-2 ”係列、“長征-3”係列和“長征-4”係列運載器。

“長征-2”號運載火箭於1974年11月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了第一次發射,由於火箭控製係統中的一根導線存在暗傷而斷裂,導致火箭姿態失去控製,首次飛行失敗。1975年11月26日,“長征-2”號運載火箭將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隨後,“長征-2”號運載火箭又連續兩次發射成功,並於1979年退役。

“長征-2C”號是改進型火箭。它采用了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箭長增加到43米,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增加到23.85噸,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長征-2D”號運載火箭也是一種兩級液體火箭,主要在“長征-2”號的基礎上采取增加推進劑加注量和增大起飛推力的方法,使運載能力進一步提高。火箭全長41米,起飛質量249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