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地熱能簡介(1 / 1)

地熱能是來自地球深處的可再生熱能。它起源於地球的熔融岩漿和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地下水的深處循環和來自極深處的岩漿侵入到地殼後,把熱量從地下深處帶至近表層。

在有些地方,熱能隨自然湧出的熱蒸汽和水而到達地麵,自史前起它們就已被用於洗浴和蒸煮。通過鑽井,這些熱能可以從地下的儲層引入水池。房間、溫室和發電站。

這種熱能的儲量相當大,據估計,每年從地球內部傳到地麵的熱能相當於1.0×1014千瓦·時。不過,地熱能的分布相對來說比較分散,開發難度大。實際上,如果不是地球本身把地熱能集中在某些地區(一般來說是那些與地殼構造板塊的界麵有關的地區),用目前的技術水平是無法將地熱能作為一種熱源和發電能源來使用的。

嚴格地說,地熱能不是一種可再生的資源,而是一種像石油一樣,可開采的能源,最終的可回采量將依賴於所采用的技術。將水(傳熱介質)重新注回到含水層中可以提高再生的性能,因為這使含水層不枯竭。

然而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明確的結論,因為有相當一部分地熱點可采用某種方式進行開發,讓提取的熱量等於自然不斷補充的熱量。

實事求是地講,任何情況下,即使從技術上來說地熱能不是可再生能源,但全球地熱資源潛量十分巨大,因此問題不在於資源規模的大小,而在於是否有適合的技術將這些資源經濟開發出來。

地熱能是指貯存在地球內部的熱能。其儲量比目前人們所利用的總量多很多倍,而且集中分布在構造板塊邊緣一帶、該區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發區。如果熱量提取的速度不超過補充的速度,那麼地熱能便是可再生的。高壓的過熱水或蒸汽的用途最大,但它們主要存在於幹熱岩層中,可以通過鑽井將它們引出。

地熱能在世界很多地區應用相當廣泛。老的技術現在依然富有生命力,新技術業已成熟,並且在不斷地完善。在能源的開發和技術轉讓方麵,未來的發展潛力相當大。地熱能是天生就儲存在地下的,不受天氣狀況的影響,既可作為基本負荷能使用,也可根據需要提供使用。

地熱能的利用自古時候起人們就已將低溫地熱資源用於浴池和空間供熱,近來還應用於溫室、熱力泵和某些熱處理過程的供熱。在商業應用方麵,利用幹燥的過熱蒸汽和高溫水發電已有幾十年的曆史。利用中等溫度(100℃)水通過雙流體循環發電設備發電,在過去的10年中已取得了明顯的進展,該技術現在已經成熟。地熱熱泵技術後來也取得了明顯進展。

由於這些技術的進展,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得到較快的發展,也使許多國家的經濟上可供利用的資源的潛力明顯增加。

從長遠觀點來看,研究從幹燥的岩石中和從地熱增壓資源及岩漿資源中提取有用能的有效方法,可進一步增加地熱能的應用潛力。地熱能的勘探和提取技術依賴於石油工業的經驗,但為了適應地熱資源的特殊性(例如資源的高溫環境和高鹽度)要求,這些經驗和技術必須進行改進。地熱資源的勘探和提取費用在總的能源費用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這些成熟技術通過聯合國有關部門(聯合國培訓研究所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艱苦努力,已成功地推廣到發展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