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植物的最早報道來自於19世紀後半葉,有一位名叫卡爾·李奇的德國人在探險歸來後說:“我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上,親眼見到過一種能夠吃人的樹木,當地居民把它奉為神樹,曾經有一位土著婦女因為違反了部族的戒律,被驅趕著爬上神樹,結果樹上8片帶有硬刺的葉子把她緊緊包裹起來,幾天後,樹葉重新打開時隻剩下一堆白骨。”於是,世界上存在吃人植物的消息便從此傳開了。
這些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報道弄得人心惶惶,更使植物學家們困惑不已。為了證明吃人植物的存在與否,1971年,南美洲科學家組織了一支探險隊,專程赴馬達加斯加島考察。他們在傳聞有吃人樹的地區進行了廣泛的搜索,結果並沒有發現這種可怕的植物,他們在那兒隻是見到了許多能吃昆蟲的豬籠草和一些蜇毛能刺痛人的蕁麻類植物。這次考察的結果使學者們更增添了對吃人植物存在的真實性的懷疑。
1979年,英國一位研究食肉植物的權威——艾得裏安·斯萊克在他剛剛出版的專著《食肉植物》中說:到目前為止,在學術界尚未發現有關吃人植物的正式記載和報道,就連著名的植物學巨著、德國人恩格勒主編的《植物自然分科誌》以及世界性的《有花植物與蕨類植物辭典》中,也沒有任何關於吃人樹的描寫。除此以外,英國著名生物學家華豬籠草萊士,在他走遍南洋群島後所撰寫的名著《馬來群島遊記》中,記述了許多罕見的南洋熱帶植物,但也未曾提到過有吃人植物。因而絕大多數植物學家認同這樣一種觀點,世界上不存在吃人植物。
連植物學家們都沒有找到有利的線索,那怎麼會出現吃人植物的說法呢?艾得裏安·斯萊克和其他一些學者認為,吃人植物最大的可能是有人根據食肉植物捕捉昆蟲的特性,經過想象和誇張而產生的;當然也可能是根據某些未經核實的傳說而誤傳的。根據現存資料顯示,地球上確確實實存在著一類行為獨特的食肉植物,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國,共有500多種,其中最著名的有瓶子草、豬籠草和捕捉水下昆蟲的狸藻等。
艾得裏安·斯萊克在他的專著《食肉植物》中指出,這些食肉植物的葉子非常奇特,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小口袋或蚌殼,也有的葉子上長滿腺毛,能分泌出各種酶來消化蟲子體,它們通常捕食蚊蠅類的小蟲子,但有時也能“吃”掉像蜻蜓一樣的大昆蟲。這些食肉植物大多數生長在經常被雨水衝洗和缺少礦物質的地帶,由於這些地區的土壤呈酸性,缺乏氮素營養,因此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不大,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它們經曆了漫長的演化過程,變成了一類能吃動物的植物。但是,艾得裏安·斯萊克強調說,在迄今所知道的食肉植物中,還沒有發現哪一種植物如同某些作品描述的那樣:生有許多長長的枝條,行人如果不小心碰到這些枝條,枝條就會緊緊地纏繞行人,這時枝條上分泌出一種極黏的消化液,牢牢地把人黏住勒死,直到將人體中的營養吸收完為止。
吃人植物是否存在呢?現在任何人還不能下肯定的結論。有些學者們認為,在目前已發現的食肉植物中,捕食的對象僅僅是小小的昆蟲而已,它們分泌出的消化液,對小蟲子來說恐怕是汪洋大海,但對於人或較大的動物來說,簡直微不足道,因此,很難使人相信地球上存在吃人植物的說法。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雖然眼下還沒有足夠證據說明吃人植物的存在,可是不應該武斷地加以徹底否定,因為科學家的足跡還沒有踏遍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也許,在某個沉寂的原始森林中,人類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無脊椎動物是動物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昆蟲生理學的研究極其重要。在脊椎動物中,魚類、兩棲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生理學研究也同樣具有非凡的意義。在發育生理學方麵,哺乳動物的個體發育各階段的生理特征的研究,除具有自身的價值外,對於理解人體發育進程中的生理變化也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