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羅浮山下梅花村(2)(1 / 2)

隆冬時節,東江之中,一葉輕舟,飄乎而至,隨波而流。輕舟之上,有一灰袍男子卓立船頭,環目四顧,但見此處群山環繞,綠水蕩漾。冬日的羅浮山下,依舊是溫暖如春,草肥水美,香氣動人。

然而,即便是在這和煦的陽光之下,男子依舊全身籠罩在灰色鬥篷之下,隻是在不經意間,露出幾縷青絲夾雜著幾根白發,隨風舞動。

突然,前方江麵急轉,小舟無人掌舵,徑直向著江岸撞去。

就在小舟將要撞到河岸之時,卻見那灰袍人騰身而起,袖袍一揮,纖繩輕繞,小係孤舟。動作一氣嗬成,神態輕鬆閑逸,而那小舟恰好停在岸邊,隨著水流左右搖擺。隻看這份力道拿捏,時機把握,便知此人絕非等閑之輩。

灰袍人繞過岸邊樹林,穿過山下梅海,遙見遠處高高山門,山門之上,鐫刻著“梅花村”三個大字。

穿過山門,便到了一處古樸村寨,村寨正中,是一巨大的環形圍龍屋,屋前的半月形池塘,屋後的半月形化胎,圍繞著方正的堂屋,恰合陰陽交彙,天圓地方之妙,一看便知是堪輿大家手筆。

未等灰袍人駐足長觀,突然號角聲響起,圍龍屋角樓之上,閃出一白衣少年。隻見那少年令旗一揮,圍龍屋左右兩側偏門同時開啟,兩隊人馬驟然殺出,將灰袍人團團圍住。

當先一紅袍少年手持虎頭鋼鞭,大喝一聲道:“來者何人?速速報上名來!”

那灰袍人仿佛置若罔聞,兀自向前走去。

紅袍少年大怒,手中鋼鞭呼嘯而至,卻見灰袍人袖袍無風自起,身形向後退去,輕輕蕩出數丈之遠。

見灰袍人有意賣弄,另一隊的紫衣少年飛身閃出道:“大膽狂徒,膽敢在梅花村撒野,吃我一鞭!”九節雙鞭破風而來,並著少年迅疾無比的步法,著實讓人生畏。

灰袍人卻是不徐不疾,以柔克剛,以一雙袖袍輕輕裹住了少年的雙鞭。少年鋼鞭仿佛擊打在棉花上一般,無從發力,正待回身之時,卻覺一股連綿不絕的氣勁透體而入。少年棄下鋼鞭,回身急退,眾人見主將受挫,紛紛舉兵上前,灰袍人亦是冷笑一聲,回身用勁,將雙鞭還了回來。

眼看大戰一觸即發,忽聽角樓上傳出鳴金之聲。隻見角樓上白衣少年飛身而起,縱身躍下,徑直擋在眾人中間,手中之劍,劃出一道優美的圓弧,卸下了鋼鞭上的強大氣勁。

灰袍人細細打量,隻見那少年白衣俊秀,清逸脫塵,不想年紀雖輕,卻已是身負此等武功。

少年還劍入鞘,行江湖之禮道:“我這二位兄弟生性魯莽,有冒犯前輩之處,還望見諒。”

灰袍人此時方才從袖內掏出一張柬帖,遞給了白衣少年。

“此帖乃村正大人手書,敢問前輩尊姓大名。”白衣少年讀完柬帖,躬身問道。

灰袍人終於開口,用低沉的嗓音說道:“帶我去見羅浮居士。”

少年起身讓路道:“前輩請隨我來。”

身後紫衣少年狐疑道:“梅兄弟,這人來曆不明,怎能輕易放入山中?”

白袍少年淡然一笑道:“大家放心,我自有分寸。”

白袍少年於前帶路,灰袍人於後緊隨,一路無話。沿山路遠行四五裏,遙見一處山澗,少年突然駐足,以手遙指道:“前麵泉水流下的山洞便是村正大人居所,沒有村正大人手帖,任何不得靠近。前輩請!”

灰袍人出言相詢道:“少年郎,你叫什麼名字?”

“晚輩梅子晴。”

“山下那麼多人,為何偏偏就你覺得,老朽是友非敵?”

“以前輩武功身手,想要闖入山中,可以說是易如反掌。今日卻先在山寨前駐足久立,後又取出柬帖。”梅子晴拱手而立道:“前輩既然依禮而來,我梅花村自當以禮相待。”

“若是我要硬闖呢?”

梅子晴不卑不亢道:“前輩若是一意孤行,梅花村自當奉陪到底。”

灰袍人大笑而去,回聲不絕:“梅武癡當真修得好福氣,有子若此,此生何憾!”

羅浮山中,泉聲嗚咽,林幽水美,曲徑通幽。灰袍人拾級登山道,撲麵梅花香,山重水複之時,卻又別有洞天。這便是道家仙山,洞天福地,當年朱真人煉丹之處——朱明洞。

洞旁有一泉眼,潺潺泉水,清冽喜人,水麵上漂浮著片片落梅,水映花容,花隨水逝。泉眼旁,立有一青色石碑,上書“甘泉”兩個朱紅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