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紙製光盤(1 / 2)

圍繞著記錄高畫質高清電視節目的新一代光盤業界標準,索尼陣營的“藍光光盤”與東芝陣營的“HD-DVD”互不相讓。2005年11月29日,美國時代華納集團等4家著名電影公司宣布支持HD-DVD。12月8日,索尼陣營贏得了美國沃爾特·迪斯尼的支持,雙方的爭奪愈演愈烈。

就在雙方陣營不斷施展政治手腕的過程中,藍光光盤陣營的技術人員發表了一項足以顛覆光盤常識的新技術。光盤底板過去一直使用塑料材料,而新技術則將塑料換成了紙和玉米材料。記錄容量和普通的藍光光盤一樣,仍為25GB。

全球光盤的供貨量2003年達到了年銷量200億枚。僅CD-R光盤就超過了100億張。CD-R多被用於交換電腦數據,絕大多數用完就扔掉了。

光盤底盤使用的材料是被稱為聚碳酸酯的硬塑料。燃燒後會產生有害物,即使填埋也變不成土壤。假如大量丟棄,就可能造成環境問題。新技術的目的就是通過使用天然材料的紙和玉米材料,將光盤變成一個沒有環境問題的產品。

一、可用剪刀剪碎的光盤

紙製光盤“超級光盤(Super Disk)”的開發是始於索尼與凸版印刷的一次會晤。凸版印刷新一代業務推進本部功能性薄膜業務推進部科長木下敏郎曾探討過沒有環境問題的光盤開發的可能性。後來想到用紙做光盤,是在看到硬紙罐後得到的啟發。硬紙罐就是指果汁飲料等產品使用的紙盒。表麵平坦光滑,不會因吸水而變形。於是木下覺得可以用硬紙取代塑料。

2004年春天木下向索尼提出了這種想法。“原來擔心會受到他們的嘲笑,結果卻向我表示‘這個想法很有意思’”。2003年10月,超級光盤開發項目正式啟動。

超級光盤的特點有三個。首先,能夠當成紙類可燃物廢棄。紙在光盤重量中占51%,根據日本地方政府製定的垃圾回收標準,屬於“紙類”。盡管沒有達到飲料罐和牛奶盒的70%,但“目前最高可達60%”(木下科長)。將來假如紙的比例進一步提高,也許還能回收再利用。

其次,能用普通剪刀輕鬆剪碎。由於剪碎的光盤很難複原,因此廢棄時能用剪刀剪碎,就能防止信息泄漏。過去則必須用裁切器把光盤劃傷,或者用錘子砸碎、非常麻煩。

再次,能夠製作彩色光盤。CD和DVD大多采用四色印刷。想把照片等內容印到光盤上時,首先要將最下麵印成白色,然後再進行凹版印刷,或者隻能貼上彩色標簽。假如光盤是白紙,那麼就能像雜誌一樣直接進行凹版印刷。由此,光盤的設計性就會得到提高。

二、最具挑戰性的是實現“鏡麵一樣的紙”

開發談何容易。從1973年就開始在索尼從事光盤開發、對光盤無所不曉的索尼光學係統開發部部長山本真伸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對是否能開發出心裏沒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