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神奇妙招——生活物態小百科
如果說大自然中的物質是多姿多彩的,那麼家庭生活中的物質形態也毫不遜色。不說其他地方的物質,單講廚房中的一些用具都有好多不同的形態呢!或許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沒有注意到,那麼,現在就讓本節帶你一起去了解吧!說不定你還會從此愛上廚房呢!
1.水蒸氣為什麼能燙傷人
水蒸氣是水沸騰而散發出的一種氣體,是水在高溫的情況下升華而來的,同時也是水的另一種形態。不過,這種氣體具有很高的熱量,如果人體被這種氣體燙傷,一般比被沸騰的水燙傷還要嚴重。這是因為一旦水蒸氣與人的皮膚接觸後,會發生從汽化到液化的過程,這樣就會釋放更多的熱量(液化熱),因此燙傷會更加嚴重。
2.為什麼砂鍋在離火後才沸騰
我們知道砂鍋是以砂質陶器為主要原料而製成的,有的時候上麵會有一層釉。因此在用砂鍋煮食物的時候,當食物煮好後,從火上移開砂鍋,但是裏麵的食物會在鍋內繼續沸騰一小會兒。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與砂鍋的構成有關係,砂鍋是由石英、長石、黏土等多種原料製成的陶製品,具有一定的保溫效果,因此,即使它不在火上燒了,自身所保留的餘熱也能使它繼續沸騰。一般砂鍋底的溫度均高於100℃,而鍋內食物在沸騰的時候溫度是100℃,離開火爐後,鍋內食物仍然能從鍋底吸收熱量,繼續沸騰,直到鍋底的溫度降為100℃為止。
3.為什麼用高壓鍋容易把食物煮爛
我們在家裏燉排骨湯或者是雞湯的時候,都喜歡用高壓鍋,這是因為用高壓鍋比用普通的鍋要燉得爛一些,做的湯也好喝一些。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高壓鍋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其實,高壓鍋的主要特點是增大鍋內的氣壓,提高了水的沸點,也就提高了煮食物的溫度。這樣一來,在高溫的作用下,食物就更容易被煮開。我們知道,水的沸點是和其壓強有著直接關係,壓強越大水沸騰得就越快,水的沸點隨壓強的增加而增加。高壓鍋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使食物在高壓強的作用下,更容易被煮爛。這也是高壓鍋與普通的鍋之間的不同之處,當我們了解了它的原理之後,它也就沒有那麼神秘了吧!
4.火越大食物熟得越快嗎
做飯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隻要用大火就能很快將食物煮熟,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食物的成熟是借助於液態水的作用來實現的,而水的沸騰點不變,沸騰後的溫度也保持不變。
因此,即使火再大,不但不能提高水的溫度,而且還會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內的水快速蒸發變幹,而食物還是不會熟。這樣做隻會浪費燃料,而達不到食物被快速煮熟的目的。最科學的方法是用大火把鍋內水燒開後,再用小火保持水沸騰就行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要記住,並不是火越大食物熟得就越快!
5.夏天自來水管為什麼會“出汗”
夏季氣溫非常高,但是,有時候自來水管不但不會被高溫烤幹,反而會像人一樣出一身汗。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並不是管內的水發生了滲漏,而是下雨的征兆。
我們知道,自來水管一般都是埋在地下的,從地下抽出的水,溫度比較低,當空氣中的水蒸氣與水管接觸時,就會釋放出熱量,發生液化現象,變成一個個的小水滴附在管道的外壁上。如果管壁上出現大量水珠,就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比較高,濕度比較大,這就意味著將要下雨了。在這一過程中,發生的物質形態的轉變是氣態的水分子變成了液態的水滴。此外,這也可以說明,水不僅能由液態轉變成氣態,而且也能由氣態變成液態,二者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