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列寧說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實踐。同樣的道理,沒有改革、發展、穩定的理論,也就沒有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實踐。
1.重視學習是我們黨的傳統。沒有《共產黨宣言》,就不可能有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就沒有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正因為有了馬克思主義,世界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才能認清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認清自己解放的道路,從而奮起反抗,最終擺脫被剝削被壓迫的命運。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曆史,從一個側麵看,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史,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曆史。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黨。學習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所決定的,是內在的必然的要求。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和中國革命的曆史中,曾有過許多次集中的學習階段,比如延安整風,從一個側麵看,就是學習運動。那個時期,毛澤東寫了《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改造我們的學習》等著作,全黨通過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著作,認真清算了黨內存在的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提高了廣大幹部的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提高了理論聯係實際,解決中國革命麵臨問題的能力,加速了革命的進程。
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的前提和前奏也是理論上武裝。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一生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對中國革命和建設都有著傑出的貢獻。但毛澤東晚年確實犯了錯誤,他錯誤地估計黨內狀況,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粉碎“四人幫”之後,由於當時的主要領導人奉行“兩個凡是”的方針,使“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得不到及時的清算和糾正。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支持在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礎上進行的“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摒棄虛假的、皮毛的、被閹割了的所謂“理論”和“真理”,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糾正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果斷地停止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路線,恢複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撥亂反正,平凡冤假錯案,製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使我國在短短20年的時間裏,經濟社會的發展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達7萬多億人民幣,我國的外彙儲備為1400多億美元,我國的城鄉居民儲蓄總額為5萬多億人民幣,我們的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提高。這一切,得益於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深入學習和全麵準確的理解,得益於鄧小平理論的指導。
我們黨曆史上另一次很重要的學習,是1992年對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學習。由於1989年的北京政治風波,由於當時經濟的過熱,政治上出現了極左思潮,經濟上收縮過頭,整個改革出現了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現象。在這樣緊要的曆史關頭,鄧小平視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幾個地方,提出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能變,他指出:“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隻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右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左’也可以葬送社會主義。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讀鄧小平這篇談話,我感覺與毛澤東20世紀三四十年代著作的風格極為接近,直入主題,深刻、簡潔、經典,“語錄”俯拾皆是。正因為有了南方談話,也正因為全黨全國人民認真學習和貫徹了南方談話以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中國改革開放的路線才得以很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才從十四大開始開辟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條正確的道路。
2.講學習是講政治的前提。江澤民總書記指出,講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鑒別力、政治敏銳性。1999年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78周年座談會上他又指出:“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堅持講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講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講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政治。”政治就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中,在黨的章程、綱領中,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在黨紀國法之中,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當中。離開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離開了黨的工作的實踐,就沒有政治可言,沒有無產階級的政治可言。如果不學習,或者不能很好地學習,不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的觀點和方法,不掌握或掌握不好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政治方向就不能明確,政治立場就不可能堅定,政治觀點就不可能正確,就不可能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就不會有很強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隻有加強學習,才能正確判斷國內外形勢,才能把握大局,才能在政治上與黨中央始終保持高度一致,才能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嚴格遵守黨的紀律,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開拓創新,恪盡職守,為黨和人民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