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哥特王國(1 / 2)

英法百年戰爭之後,英國已經完全放棄了掠奪歐陸領土的野心,轉而大力發展海軍,相繼打敗了荷蘭與西班牙,成為統治18-20世紀的海上霸主。這使得其在殖瑉方麵大獲成功,控製航運業的同時,讓手中的製海權促進海外貿易發展,雙手緊抓市場與原料地,最終成為屬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

德國的地理條件要惡劣得多,由於地處中歐,位於法俄兩大強國的夾擊之中,這使得德國每時每刻都要關注陸地邊界的安危。

雖然瀕臨北海與波羅的海,但德國的出海口情況並不樂觀,因為英吉利海峽與冰島-英國之間的水道是其通往外部世界的兩條必經之路,而這兩條至關重要的戰略通道都掌握在英國的手中。

隻要英國願意,其海軍可以大大壓縮德國海軍的活動空間,將其限製在北海狹小的海域內。

地理位置導致德國發展海軍先天不足,而這是構成海權的六個基本要素中,最重要且最致命的一個。

從地圖上看,德國被裝進了一個天然的鐵通裏,西邊有法國、荷蘭、比利時,東邊有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俄國,出海之後就要被迫麵對嚴陣以待的英國皇家海軍,地理條件的惡劣程度超乎想象!

怎樣破掉敵人的“鐵桶陣”,威廉二貨陛下與提爾比茲大叔絞盡腦漿都沒想出一個可行的辦法。

“這不禁讓本尊想起了如何把大象裝進冰箱裏!”元首頓時浮想聯翩

對於呆頭呆腦的漢斯們,幺雞隻能親曆親為,手把手地教他們突破包圍圈的方法。

即使不攆走全部葡萄牙土著,德國海軍也要長期駐紮在該國的幾座港口,以此作為基地,與本土艦隊遙相呼應。

這樣向東可以扼住直布羅陀海峽,控製地中海的出海口,向西又能包抄英國的後路,威懾其與北美之間的海上運輸線。

無論是水麵艦艇還是潛艇部隊,地理位置優越的葡萄牙在歐洲範圍內都是不二之選。

更何況購置成本也不算太高,在威逼利誘之後,後妃們用三億英鎊,折合12億美元就拿下了這塊地皮。

葡萄牙總統安東尼奧·卡爾莫納責成總理安東尼奧·薩拉查全權負責搬遷事宜,大元帥本人隻對兩件事感興趣,槍和錢!

“我宣布,哥特王國,正式,成立了!!!!!!!!!!!!!!!!”曾馨喬被免去特使身份後,搖身一變成了哥特王國的首任女王。

卡爾莫納與薩拉查當場錯愕,他倆沒想到德國居然不直接掌控這裏,而是在這片土地上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國家。

小美:通常在其他小說裏,主角的幾個老婆會聯手開個公司,而你家的美女們合夥開了個國家!

幺雞:………………事實證明,這樣刷錢刷裝備會更快!

小美:這是大號小號一起刷!

幺雞:沒辦法,盡管大號底子不錯,但限製太多,小號雖然剛起步,可沒有顧忌!

小美:大號用不了的武器,都扔給小號,是吧?

幺雞:……這叫資源整合and優化配置!

為了在開始階段就高效運作起來,曾馨喬的內閣成員全部都是自家姐妹,放眼望去,王國高層全是美女。

秦芳、美曦、王冠、經緯、林雪諾以及蘇珊蘇瑤為首十六位輔政大臣即刻走馬上任,林林總總加到一塊有幾十號。

在這邊不用顧及德國的條條框框,想怎麼幹就怎麼幹,薪水更是遠超那位摳門的元首製定的標準。

裏斯本總統府前的葡萄牙國旗被緩緩將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麵無比醒目的旗幟。

當年在這麵旗幟下,族軍可是大殺四方,現在紅天黃日旗又在這裏冉冉升起!

在旁伴奏的國歌節奏明快,氣勢磅礴,慷慨激昂,振奮人心——那就是加勒比海盜的片尾曲!

哥特女王下設最高理事會,由五名姐妹擔任常任理事,政府內閣向最高理事會負責。

作為世界上第三個日耳曼人成立的國家,且與德國關係匪淺,這個國家的指定貨幣自然是哥特馬克。

彙價與馬克一樣,一英鎊兌換10哥特馬克,一美元兌換2.5哥特馬克。

在現鈔沒有就位之前,哥特王國暫時使用德國馬克為官方貨幣,在哥特馬克可以大規模發行後,德國馬克仍然可以作為主要流通貨幣。

除了票麵上麵的人不一樣之外,哥特馬克與德國馬克的印刷工藝相同,具有超高的防偽水平。

當然,光印錢是不行的,一種貨幣剛剛誕生,沒有外彙黃金作為抵押,是不會產生多大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