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洲

學過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並且他們原來是並在一起的,後來因為地殼運動,慢慢分裂成七塊。如果仔細看看世界地圖,就會發現南美洲的東海岸與非洲的西海岸是彼此吻合的,好像是一塊大陸分裂後,兩邊的陸地越漂越遠。奧地利人魏格納在1915年出版的《海陸的起源》一書中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用科學來解釋這個現象。他認為,全世界實際上隻有一塊大陸,稱泛大陸。由於地下結構層次較輕,就像大冰山浮在水麵上一樣,又因為地球由西向東自轉,南、北美洲相對非洲大陸是後退的,而印度和澳大利亞又是向東漂移。經過漫長時間的演化,形成了現在的七大洲四大洋。至於為什麼會正好分成七個大洲呢?也許隻是巧合吧。

科學世界裏的“7”

在數學世界裏,“7”隻是一個自然數,在計數上沒什麼特別之處。然而在運算上“7”卻是一個脾氣古怪、神秘特異、不對稱、不可約、不可分解的素數。素數就是隻能被1和自己除盡的整數。1、2、3、5、7都是素數,但1的倒數是1,2的倒數是1.5,5的倒數是0.2,其他數字的倒數是普通的小數,唯獨7的倒數是“在圓環內轉圓”的無限循環小數。

再把“7”放到音樂世界裏,它瞬間就變成了藝術之神。“哆、來、咪、發、梭、拉、西”七個音符組成了一個奇妙的音樂世界。

再看看化學裏的“7”。pH是化學上用以衡量液體酸堿性比值的表示符號。pH大於7,物質呈堿性;pH小於7,物質呈酸性;唯有pH等於7時,物質才呈現中性。因此,7是酸堿度的中點,又是人們追求的標準數,獲得7這一數字,食物不酸不堿,酸甜可口。也可以說,7表達了大自然中事物的適度與恰如其分,是大自然的中庸之道。

在心理學中,“7”是一個被學者稱為是“不可思議”的數字,多數人的短時記憶容量最多隻有7個,超過了7個,就會發生遺忘,因此多數人都把記憶內容歸在七個單位之內。

佛教也偏愛“7”

更讓人覺得有趣的是,佛教對“7”這個數字也十分偏愛。我們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裏麵浮屠是梵語Stupa的略音,即佛塔。這塔原來是用來埋葬聖賢的身骨或藏佛經的,造塔的功德很大。但是為什麼這浮屠要說“七級”,而不說“六級”、“八級”呢?確實難以說得清楚。

人們常說七是一個輪回。想想的確如此:一周七天、世界有七大洲、古時人死後每七天為一祭,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後算完畢……“7”果然是個讓人歎服的神秘數字。

神奇的數字“9”

把一個大數的各位數字相加得到一個和;再把這個和的各位數字相加又得到一個和;這樣繼續下去,直到最後的數字之和是個一位數為止。最後這個數稱為最初那個數的“數字根”。而這個數字根恰等於原數除以9的餘數。這個計算過程,常常稱為“棄九法”。

生日與數字“9”的秘密

一個人的生日是20011010,隨便顛倒順序01011002,用前一個數字減去後麵的數字得(數值大的減去小的)19000008,1+9+8=18,1+8=9。同樣用別的生日做例子,得到的數總是9。這是為什麼呢?一個數的各位和能被9整除,那這個數就能被9整除,所以一個數能被9整除的話,不管它的各位相加多少次,都一定能被9整除。舉個例子,比如一個好多位相加之後的和為54,則這個數一定能被9整除。因為它一直被9整除,所以加到最後一定是9。生日數是8位數,換位後還是那幾個數字。所以相減後,你可以直接把各個位分開相減,就為0了。能被9整除。所以相加到最後一定是9。

名人與數字“9”

愛因斯坦出生在1879年3月14日。把這些數字連在一起,就成了1879314。重新排列這些數字,任意構成一個不同的數,在這兩個數中,用大的減去小的,得到一個差數。把差數的各個數字加起來,如果是二位數,就再把它的兩個數字加起來,最後的結果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