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我們參觀了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上了大佛寺,在這個被叫做“月光廣場”的地方,親自觸摸和轉動了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看旁邊的石刻簡介才知,它高21米,重達60噸,筒身為純銅鍍金,在藍天下金光閃閃,無比耀眼,轉經筒的筒壁浮雕為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下層為佛家八寶:寶瓶、寶蓋、雙魚、蓮花、右旋螺、吉祥結、尊勝幢、法輪。筒內藏有經咒,無字真言124萬條和多種佛寶16噸。據說每轉一周,相當念佛號124萬聲。
卓瑪說,轉經筒了裝滿了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轉經隻能轉單數,而且還要很誠心的默念真言才行。不知是風吹,還是高原反應,抬頭望蒼穹,目漲淚如雨下,這一刻,升起的風馬,會保佑我們嗎?這一世,轉動的經筒,會靈驗嗎?
我想起了倉央嘉措的一首詩。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祈福,隻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隻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陽光下,流雲掠過,十幾個人合力轉動著經筒,發出嗡嗡的聲響,如同輕輕的呼喚,響聲隨著微風在山腳下寧靜的古城中回轉。
我似乎真的傾聽到經筒的心跳聲。
落日餘暉灑在藏民的木屋頂上,香格裏拉的又一個黃昏開始降臨。
紮西的旅遊車直接開進一所藏民的家裏,院子很大,一棟兩層的木樓就是我們今晚的居所了,我領了房卡,上去看了,真的很寬敞,既舒適、衛生,又方便。進屋你會發現,它采用的是躍式木質結構,一個“7”字型的大平台被抬高了15公分;靠牆放了兩張軟床,兩床間鋪有厚厚的藏毯;靠窗放置一張木桌,兩側軟墊護之,可以喝茶聊天,茶具、茶葉一應俱全;在平台的末端有一台電腦,屏顯居然是超薄的SAMSUNG,開機試了下,網速還超快。更讓我吃驚的是,我在這裏看見洗手間的天花板也是用一格一格的實木板子拚成的,不僅環保、美觀、大方,而且居家。這些還真超出我的想象之外。據說,去香格裏拉旅遊,住地是在到達當地的前幾個小時“旅控中心”根據當地的情況臨時分配的,難怪卓瑪說我們運氣好,拿到了香格裏拉最好的住所。
晚上,我們到藏民家庭“茶馬古道—旺池人家”做客。
旺池家距我們的住所很近,就在街對麵。
在門口我們躬腰接受了主人的“獻哈達”禮儀,這是藏族最普遍最隆重的一種禮節。走進藏民的家的時候不能用腳踩門檻,要一步跨進去;就坐的時候可盤腿而坐,但不能伸直雙腿,腳底向人;更不能隨便用手去撫摸藏族人的頭等;喝酒的時候,講究的是“三口一杯”,也是藏族在會客時最主要的一種禮節。就是客人先用右手無名指沾點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彈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然後小喝一口,主人會把杯子倒滿,再喝一口,主人又會把杯子倒滿,這樣喝完三次,最後把杯子中的酒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