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摩梭人的走婚(2 / 2)

按摩梭人的風俗,隻要有客人到就會舉行篝火晚會,現在天天都有遊人去,所以天天都有篝火晚會。已經成為一種表演形式。

當晚霞把瀘沽湖變成桔黃色的時候,人們三五成群地穿過密密的玉米地,去參加篝火晚會。走進一個大門,圓圓的場地四周是圍起來的看台,放有木凳,跳舞的地方用水泥抺平了,燈光從高處射下來取代了原本熊熊燃燒的篝火,隻是在圓圈的中央象征性地高高地架起幾塊大劈柴點燃。姑娘小夥穿著漂亮的衣服,和著悠揚的笛聲,手拉著手圍成圓圈跳舞,感覺有點像藏族的鍋莊。摩梭人由於地理位置靠近西藏,受藏文化影響較多,從村前的尼瑪堆,到寺廟的轉經筒,再到民族舞蹈無不透露著這樣的信息。

小夥子們領舞,跳得非常賣力,姑娘們感覺缺少激情,有點糊差事的味道。是不是每天都這樣跳,跳著跳著就成了負擔?他們的舞步不斷變化著,跳了一圈又一圈。

遊客們開始上場和他們一起跳了,我插進兩個摩梭姑娘之間,拉著他們的手邊學邊跳,人越來越多,最後不是在跳舞了,是在拉著手跑。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拉著的不再是摩梭姑娘的手了,一左一右全是水右族人(漢族啦),就這樣隨著人群跑啊跳啊,直到曲終人散。

沿著湖邊,走回摩梭民居,月光隱去了,沿湖的酒吧,小店透出的亮光照著腳下的路,湖水長了點,浸潤著泥岸,無聲無息。夜色下的瀘沽湖,在作著什麼樣的夢呢?

今晚住在湖邊的我又會作什麼樣的夢呢?

清晨,我推開後窗,麵對著瀘沽湖伸了個懶腰,放眼望去,偌大有湖麵上,有一隻漁船,一個漁翁,一張漁網,或許網裏也隻有一條魚。樹不動,水不動,船也不動,顯得空曠而寂寥。

綠的桑樹婆娑在路兩旁,桑葉綠的透亮,我們忍不住追尋而去。這是同伴第一次摘桑椹,每摘下一顆都讓她欣喜不已。她大呼小叫的在樹枝上尋找,黑的、紅的全不放過像極一個小孩,快樂歡呼叫著!路的最高處,就是格沙拉高原風景區,主要居住彝族人。格沙拉草原因為海拔太高,所以生長的植物都很矮小,這個季節正是索瑪花開放的季節,怒放的索瑪花順著山穀而上,或紅、或白、或淺紫、或粉紅,密密的堆積在山坡上,讓人禁不住想從坡頂狂奔下來擁抱美麗。路總是上坡又下坡,下坡又上坡。就像人喜悅悲傷從不分離。但是,當我們繼續前行,順坡而下時,眼前的風景又讓人沉醉了。窄窄的峽穀中一條淺淺的溪流正靜靜的淌著,那麽安逸,仿佛已經流淌過了幾億年。最淺的那一段布滿了青苔,就像在水底鋪上毛茸茸的地毯似的,水變成了黃綠色。似乎這樣還不完美,大自然又讓水中遊著黑黑的蝌蚪,仿佛給流水譜上音符。女兒捧起一隻又一隻的蝌蚪,又不忍傷害這些溫順的小東西,又放了一隻又一隻。秋天來臨時,整個峽穀應該蛙聲一遍吧!最美的風景總是在群山最深處,我們順著大自然的指引向前:山上的野花由少到多、由疏到密,空氣也變得很溫柔的潮濕起來,在翻過又一個山坡後,眼前的美景讓人喘不過氣來。崇拜自然吧!那一湖碧水象情人,溫柔多情,風韻撩人又純潔無瑕。那麽強悍的衝擊力讓人遐想連篇。快樂,興奮,驕傲,寧靜,美不勝收,流連忘返,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