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麗的杭州西湖曾經留下了多少詩人的足跡和詩詞,比如大詩人楊萬裏的詩:“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傳唱了多少年,也說明了杭州西湖的不凡之處。
下午一點四十五分,飛機到達杭州蕭山機場,我就這樣一個人出現在了這個我期待的這個城市裏。按照弟弟和約好的,我乘坐機場大巴到杭州市區和他彙合。機場到市區大概需要四十分鍾的車程。一路上,窗外的景色倒沒能多大程度上讓我感受到傳說中江南水鄉的柔情,隻是蕭山人民的富有,卻倒是我大大開了眼界不寬的機場路兩旁都是一棟一棟的歐式建築,裝飾得十分富麗堂皇,最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某個房地產公司統一開發的別墅,後來問過車上的乘務員才知道,這些都是蕭山的農民別墅,實在是蔚為壯觀。
車上的乘客都很熱情,聽說我是來旅遊的,紛紛給我介紹杭州的必去的旅遊景點和風土人情,很有主人翁精神又沒有居高臨下的感覺,是一種很謙和的旅遊文化。車子很快進入杭州市區市區,這兒也沒有我期待中的西湖處子那種嫻靜的美感,馬路依舊不寬,有些樓房也是破舊和低矮的,路上來來往往跑的很多是電動自行車,行走的人兒也有些是衣著不光鮮,步履匆匆的……或許是受了太多電視宣傳片的影響,總也覺得,杭州應該是那樣一個光鮮亮麗的地方,有一些畫境的美感,而不是這般市井生活的模樣。當然,這並不影響我的心情,年初去了香港之後,我便能夠很寬容地接受一個城市的現實和想象中的差距。去讀懂,和探究,一個城市的本原麵目,去親身體會那裏的市井之色,這才是旅遊的目的。不然,我就不必千裏迢迢地從一個城市奔赴另一個城市了,看電視宣傳片就足夠了,再不濟的地方,也可以剪接、甚至PS得光鮮亮麗。
我比弟弟先到,下了大巴在原地等他,不久後遠遠地看到他一路小跑過來,突然有一種莫名的心疼。他倒是也真的長成了小小男子漢,隨手接過我的包就往肩上背,解釋說:“我坐的那趟車隻能在前麵一個站下車,所以我就跑過來了。”下午兩點多,雖是五月天,卻也驕陽似火,走在高樓林立的大街上,看著我身邊的這個喊我姐姐,卻把我當妹妹來照顧的大男孩,這個城市裏我唯一的親人,突然有一種相依為命的感覺,城市很大,我們卻很渺小……那是旅途中的第一次小小感傷,第一次獨自出遊,把自己流放到一個陌生城市,我沒能灑脫得如期待中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