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旅社出來,雨淅淅瀝瀝的下起來,慢慢濡濕了青石路麵。踢拉的腳步讓腳裏進了些泥沙,有些咯腳,我沒有懊惱,卻感覺有些享受,因為想起小時候每每下雨穿涼鞋的感覺,已經很久沒這感覺了,溫馨地聯想是因平江路的古樸吧。
緩緩漫步於深深的雨巷,讓自己與斜雨全方位的親密,手中的傘如同一枚道具,此時心中彌漫的是一種愜意。小巷靜靜的,來往的行人不多,也沒因雨慌亂了腳步。站在屋簷下,愣愣地看著順著屋簷流下的雨簾有些發呆,有多久沒有見到瓦楞下的雨簾了?鋼筋駐就的高樓已經讓這樣的場景陌生,不知為何,突然有種流淚的衝動,不是悲傷,而是感恩,感恩曾經的熟悉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重溫。
走入一品茶聽琴的茶屋,將自己扔在木椅上,凝視窗外從牆裏竄出的葡萄藤,聆聽屋簷上淅瀝的雨聲,腦子裏一片空白,思維不知遊走到何方,但卻是一種輕鬆的愜意,這就是獨自旅遊的妙處,可以沒有任何的思維,也可以讓思想任意馳騁。這是拿上一本書,叫上一杯茶,任由自己在茶屋耗一下午,這是一種真正的自由。
喜歡平江路,不僅因為它的古樸,更因為這裏不是商業的聚集處,在這裏可以感受到蘇州平民化的生活,而這種生活充滿了恬適。雨後的傍晚蘇州有了幾分涼爽,寧靜的街道開始熱鬧起來。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坐在石堤抑或藤椅上乘涼,聊天。一些人帶著寵物出來遛達,路遇熟人,便站在路邊輕鬆地拉家常,小狗們也因為有了玩伴,異常興奮,開始了恣意的嬉鬧。與一大叔聊上幾句,聽著大叔講述蘇州的陳年往事,感懷平江路河水曾經的清澈,那時感受的是蘇州人對蘇州最真切的情懷。
華燈初上時,河道邊的燈光為樸實的平江路增添了幾分豔色。而蘊涵了個性和文化氣息的精致店麵為平江路增添了品位。這裏有大氣的書吧與水吧結合一體的築園,也有精致小資的貓的天空之城,還有好些叫不出名字的茶屋,咖啡吧以及一些書畫,攝影,服飾小店。而最讓人舒服的是這裏的店麵我從沒遭受不允許攝影的拒絕。
逛得累了,到平江路臨河的小吃店叫上一碗桂花雞頭米,一籠蟹味蝦籠和一盤拌黃瓜,將平江路的夜色入眼,美食入胃。與同桌就餐的當地人聊上幾句,他們會熱情地推薦蘇州的美食,隻是慣於川味的我其實對此興趣不大。但陌生的城市的熱情其實是一種溫暖。
平江路是我一見鍾情的所在,這裏有著古樸的詩意,有著個性的本真,有著平民的愜意,有著淳樸的浪漫,真的很感激,世上的城市還保留著如此的遺存!內心一直做著祈禱,祈禱蘇州一如既往的執著這樣的個性,讓平房的親近不被高樓的冰冷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