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壯麗黃山(一)(1 / 2)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麵積約1200平方公裏,有山峰72座。黃山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明代大旅家徐霞客遊覽了黃山之後,對黃山推崇備至,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話的意思是遊覽五嶽歸來,其它的山不用再看。而遊罷黃山,連五嶽也可以不看了。黃山的確不同尋常,它兼有泰山的雄偉,華山的峻峭,廬山的飛瀑,衡山的煙雲,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相傳,唐代玄宗愛妃楊玉環縊死於馬嵬坡後,一縷芳魂即遊到此處,島上金童玉女,仙子神姑,將她迎宮“玉妃太真院”。不久,奉玄宗之命,四處尋覓貴妃陰魂的道士亦風塵仆仆地趕到,並受貴妃之托請玄宗早日來此聚會。玄宗得知楊貴妃的行蹤後,很快一命歸天,魂魄來到這“蓬萊三島”。同貴妃相見如故。從此,兩人又在此過上恩愛的夫妻生活,終於實現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美好願望。今人有詩雲:“傳說神奇信有無,太真曾此作仙居。唐皇遺使蓬萊境,鈿盆情深盛淚珠。”

經過九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汽車終於停在了黃山區太平鎮的百草賓館的門口。在客人的唉聲歎氣中安排好他們的食宿,便早早洗澡休息了。聽當地導遊員說,第二天爬山是個艱苦的過程,一定要休息好,而且很早便要起來去看日出。雖然我早就上了床,可總睡不著,想象著明天能帶給我什麼驚喜。

淩晨兩點,床前的電話準時響起,聽著話筒中傳來叫早的甜美的聲音,我的登山之旅便開始了。

排雲亭上的同心鎖天還完全是黑的,今天可能是陰天,因為沒有星星和月亮,這就意味著能看見日出的幾率小得可憐。汽車在彎彎曲曲的盤山路上爬行,遊客們沒有一個人講話,或許是沒睡醒,也或許都像我一樣靜靜期待著。

黃山的前山也叫玉屏景區,以蓮花峰和天都峰為主體,玉屏樓地處兩蜂之間,這裏集黃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黃山絕佳處之稱。沿著整齊的石階向上攀登,沿途有蓬萊三島、百步雲梯、鼇魚洞等景觀,站在高處舉目四望,黃山群峰疊翠,挺拔秀麗,它是一座以怪石和奇鬆組成的山。鬆樹,是黃山一絕。凡到過黃山的人,第一感覺就是黃山的鬆樹多,而讓人稱奇的就是這麼多的鬆樹竟然形態各異、毫不雷同。許是我太淺雹太孤陋寡聞,一路上,麵隊迎入眼簾的滿山鬆樹,我真得覺著不知該從何開始欣賞。鬆樹,大家都不陌生。可我敢肯定,你一定沒見過熱情洋溢的迎客鬆,相親相愛的連理鬆,蒼穹虯勁的臥龍鬆,栩栩如生的麒麟鬆……馳名中外的“迎客鬆”就挺立在玉屏樓左側,我來到迎客鬆前,隻見迎客鬆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晃動著長長的臂膀,歡迎遊客的到來。這棵古老的鬆樹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這真是棵與生俱來的樹中之王,它枝繁葉茂,形態優美,樹身蒙著一層薄薄的白霧,顯得蒼老而健壯。它的根深深紮在巨大的岩石縫中,吮吸著岩石深處的精華,沐浴著黃山的霧雨,真可謂千年不倒,萬年不朽。

當我置身於這樣浩渺的鬆樹世界,不由自己地萌發一種特別的感受,一切都太神氣了。麵隊迎入眼簾的滿山的“吸翠霞而妖矯”的鬆樹,讓我不得不相信她們就是黃山的天然主人。此時此刻,我的心靈深處被一種莫名的情感深深地震撼著。在黃山,不管在懸崖峭壁,還是在窮壤縫隙,你隨處都可見一棵棵鬆樹挺拔而起,伸展他那矯健的身子,與清風白雲嬉笑,與狂風暴雨爭奪天日。鬆樹不是人,可他卻在這種惡劣的情境中,依然試著讓自己生存,生存地更好。這種意誌力不能不令我們汗顏!如果每個人身處逆境,都能保持著一顆平常心,堅持不懈、毫不氣餒,那他肯定能在逆境中奮起,他就是生活的強者。這不正是我們時代所缺乏的嗎?

迎客鬆的右側鑄立著一塊巨石,上麵嵌著幾個蒼勁有力的紅色大字;“天下第一石”,像是為它專門倚立的屏障,迎客鬆背倚巨石,臂臨懸崖,根深葉茂,展現著令世人矚目的雄姿。它的風姿奇彩展示在人民大會堂的會客廳裏,代表著中華大地的景觀風貌,曾接待過無數五洲四海的元首和友人,遊客拿著相機紛紛在迎客鬆前拍照,瞻望它的尊容,為其喝采。

奇鬆是黃山的一絕,在迎客鬆的四周,在黃山的千峰萬壑,漫山遍野挺立的鬆樹比比皆是。每一棵鬆樹仿佛都是從岩石的石縫中擠壓出來的,鬱鬱蔥蔥,冬夏常青,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著名的有:迎客鬆,送鬆客、薄團鬆、探海鬆等十大名鬆,它們以石為母,頑強地紮根於巨岩裂隙。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奇鬆的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幹曲枝虯,千姿百態。在黃山“無樹非鬆,無石不鬆,無鬆不奇”。真可謂“黃山歸來不看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