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壯麗黃山(一)(2 / 2)

北海散花塢左側,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筆尖朝上的毛筆,峰頂巧生奇鬆如花,故名“夢筆生花”。傳說,有年春天,詩人李白來到黃山,見到北海山峰競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詩興大發,便昂首向天,高聲吟道:“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這聲音驚動了獅子林禪院的長老。他走出山門,細細一看,隻見一位白衣秀士,風度瀟灑,便上前施禮,請問尊姓大名。這位不凡之客原來是“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詩仙李翰林。長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來用清泉釀製的米酒,還拿來一些文房四寶。長老急忙盛滿了一杯酒,雙手捧上,敬給李白。李白慌忙還禮,雙手接過,一飲而盡。二人席地而坐,縱談詩文,開懷暢飲。李白深感長老待人誠懇,意欲草書詩作相贈,以作答謝之禮。長老大喜,小和尚們忙著研墨的研墨,鋪紙的鋪紙。李白趁著酒興,奮筆疾書。長老及小和尚們分別站兩旁,目睹那遒勁的大字,讚歎不已。李白寫畢,還有三分酒意,便將毛筆順手一擲,那手筆翻翻搖搖,從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這才告辭長老而去。長老送走李白,回過頭來,不禁大吃一驚,剛才李白擲下的毛筆已化成一座筆峰,筆尖化成了一棵鬆樹,矗立在散花塢中。這就是如今見到“夢筆生花”。

和奇鬆相媲美的是千岩萬壑的怪石,這些靈幻奇巧的怪石,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分布遍及蜂壑巔坡,構勒出一幅幅美麗的天然山石畫卷。黃山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它們的情態各異,形象逼真,看了使人眼花繚亂,拍手叫絕。

黃山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可這裏的“環保”工作卻做得毫不遜色。我們知道,每天、每年到黃山旅遊的遊人不計其數,但這並沒有使黃山陷於一片垃圾的海洋。原來,在黃山,沿途過來,每隔不遠處就放置一垃圾箱。可不走近細看,你是很難察覺的。原來,為了使黃山更加自然、和諧,黃山人別具匠心、因地製宜地打鑿出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垃圾箱,外觀非常簡潔。遠遠看去,就好象一個樹樁、一張小石凳,或一棋桌。如果,走累了,還可以坐坐。黃山人的聰穎、黃山人的別出心裁,不由令我們肅然起敬。所以,在黃山的幾天,我們這些平時隨隨便便慣了的,也不由收斂了自己,乖乖地把果皮瓜屑規規矩矩地扔進垃圾箱。生怕一不留意,就成為黃山永遠的敗筆。我想,這也許就是一種公德心吧。如果,每個人每時每刻都能有一種公德心來鞭策自己,那我們的生活必將美上增美、奕奕生輝……

黃山石“怪”就怪在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狀。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塊大石頭,形如大公雞展翅啼鳴,故名“金雞叫天門”,但登上龍蟠坡回首再望時,這隻一唱天下白的雄雞卻仿佛搖身一變,變成了五位長袍飄飄、扶肩攜手的老人,凝望黃山奇石,能憑著豐富的想象從心理移情於石,賦於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精靈跳脫的生命。獲的更高的欣賞和審美享受。

黃山石中,最著名和最大的怪石要屬蓮花峰,它是由無數的小石峰簇擁而成,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宛如一朵盛開的雪蓮,集美、奇、峻於一體,使人驚歎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我們登上蓮花峰時,恰逢太陽出來了,蓮花峰在陽光的照耀下,大大小小的石峰,放射出無數道耀眼的光芒,遊人發出了一片歡呼聲。紛紛拍攝下這奇特的景象。

走下蓮花峰,我們通過幸福橋,去攀登“一線天”險境。遠處,在兩個聳立的山峰中,有一條隻能單人通過的狹縫,這就是黃山著名的“一線天”。遊人排起了長蛇向前蠕動,踏著陡峭的石階攀登。抬頭向上望,天空隻有那麼狹細的一線,真可謂鬼斧神工,站在一線天裏,領略窄小空間的驚險,別有一番情趣。

鑽過了一線天,再攀越兩個山峰,就到了光明頂,平曠的光明頂與美麗的蓮花峰和險峻的天都峰,一起雄居在黃山中心。站在光明頂上,周圍的景色一覽無餘,朵朵白雲在四下飄浮,猶如置身瓊瑤仙境,又好像乘飛機穿過雲層飛行。這裏是每天清晨觀日出的好地方。極目四望:奇鬆和怪石點綴在山上的每一個峽穀、山坡、峰巔,老鼠偷油、猴子獻、金龜拜壽、老僧采藥、蘇武牧羊……各種石峰、石塊、石柱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相映成趣。有的像動物惟妙惟肖,有的像利劍直指雲天,更有那塊從天而降的飛來石,穩穩地坐落在山頂,為黃山增添了獨特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