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到半山腰的時候,天晴了,這便也看見了黃山的第三絕:雲海。
我從來沒看過這麼漂亮的雲,一片一片地在各個山間遊動,把山啊,水啊,樹啊,石啊襯托地若隱若現。灰蒙蒙的天終於變得湛藍了,久違了的陽光也溫柔地瀉在身上,暖融融的。經過雨的洗禮,山顯得格外青了,樹也格外綠了,而人們的心情也晴朗了,到處是歡聲笑語。
雖然站在半山,但雲在腳下走,感覺像在天空中行走,這時才看清了近處和遠處的石。黃山的石和別處的石是完全不一樣的,它雖然也不乏自然特色,但全部都是光溜的,沒有多少棱角,一塊一塊的,沒有規律地疊在一起,像是小孩擺的積木,這也許就是黃山怪石之名的由來吧。而山峰的陡和峭,更是其它山所不能比擬的。一座座的陡山峭壁隻能用“鬼斧神工”來形容最貼切吧。
後山的山腳下有個溫泉館,從那下山的人都要去洗個溫泉澡來解除這一天的疲勞,可惜客人中沒有一個人進去,我也隻能望館興歎了。
黃山第五絕導遊說近年來,黃山又開發了情人穀,就是電影《臥虎藏龍》中章子怡跳崖的那個穀,被稱為黃山第五絕。可是我覺得黃山的茶葉應該稱得上第五絕。
黃山區的茶社很多,隨便進哪家,那裏的服務員都會熱情地向你講解。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進了一家外麵停了許多旅遊車的茶社。一進門,迎麵撲來一陣茶香,茶櫃上是大大小小的茶具,裏麵裝飾地很典雅。
接下來,服務員就給我們一行人演示茶功。黃山的名茶有十幾種,其中當屬毛峰、猴魁為最。它們都生長在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數量極少,每年隻有一次采摘機會。其中毛峰中的毛尖作為國家招待或贈送國外貴賓的禮茶,多次被評為國優名茶。而泡茶也是很講究的,由於茶葉是手工炒做的,難免有些雜質和灰塵,所以第一遍叫洗茶,第二遍才叫泡茶,90攝氏度的水正好。我們有幸品嚐了毛尖,喝下去隻覺一股清涼潤在嗓子裏,有點苦,卻苦的正好,整個房間都彌漫在茶香中。那種涼涼的,苦苦的味道還留在舌尖,久久不願褪去,整個人頓時輕鬆起來,一天的疲勞清除了不少。
黃山的空氣非常的清新,令我懷疑吸近來的是香氣。麵隊如潮般湧來的雲海,我不由秉住了呼吸,一切實在太美妙了。前一刻還在怒氣狠狠地翻江倒海,後一秒已在神情款款地行雲流水。真想問一聲:“雲姑娘,你因誰而怒,為誰而羞”。當天空半遮琵琶半遮麵地將那柱陽光投注在雲海的刹那,世界萬物好象就此凝住,我真願此刻就此不走。如果,此時此刻,能夠出現“一行白鷺上青天”,那將是怎樣的一幅自然畫卷。“落霞與孤鷺齊飛,海水共長天一色”。生活在都市的朋友,如果能有機會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請慷慨地對待自己。因為,即使你有太多的鬱悶、太多的不快,當你麵隊這樣的美的景色,你怎麼還能再生氣?怎麼還能不輕鬆?
從茶社出來,才算把黃山都品完了,心情好的就像樹上鳴叫的鳥兒。
黃山是美的綜合體,是天地造化的寵兒。隨便一處,或鬆或石、或雲海清泉,無一不美,無處不奇,置身其間,使人似覺得到了天上人間,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但前人曾雲:“豈有此理,說也不信。真正妙絕,到此方知”。所以,別忘了,抽個空,約三幾好友,到黃山玩玩……
黃山,我想,我還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