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化學戰
化學戰受氣候、地形的影響較大。它隻對缺少防護裝備、防護組織不健全、措施不嚴密、訓練素質差的軍隊產生重大殺傷作用,是利用化學戰劑來大量殺傷敵方軍民的一種近代作戰樣式。
化學戰,又稱毒氣戰,最早使用化學戰劑殺傷人畜,毀壞作物、森林出現在一戰。但是早在古代,就有類似的化學戰爭。
公元前5世紀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人曾使用硫黃燃燒產生有毒的煙,使對方人員窒息。公元7世紀,拜占庭帝國軍隊將瀝青和硫黃等易燃物放在金屬罐中,點燃後投向伊斯蘭教軍隊的陣地。19世紀中葉,有人將人工合成的有毒物質裝填在彈丸內小量使用。到19世紀末,歐洲一些國家已能工業化生產劇毒物質,使毒物大量用於戰爭成為可能,引起社會輿論的關注。
日軍的必備裝備——毒氣
毒氣是日本的必備裝備,瓦斯部隊是侵華日軍的常設兵種。在與中國的戰役中,據不完全統計,侵華日軍先後在17個省、市的77個縣、區,使用毒氣武器數千次,其毒氣種類有芥子氣、二苯氯砷和光氣等糜爛性、刺激性、窒息性毒劑。
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後,向各部隊派遣了“野戰瓦斯隊”等化學戰部隊,在上海、南京、忻口、武漢等戰役中都大肆施放毒氣,並且將受到毒氣傷害而喪失戰鬥力的中國士兵就地刺殺。日軍在戰略相持階段的曆次重大戰役中,尤其是在受到中國軍隊圍攻時,更加野蠻地進行毒氣戰。
戰爭中慘死於毒氣的中國人
1939年日軍在南昌戰役期間強渡修水河,向中國軍隊發射毒氣彈3000餘發,使用毒氣筒15000餘個,致使中國兩個軍喪失戰鬥力;同年,日軍攻擊冀中齊會村八路軍120師師部,發射毒氣彈,致使120師師長賀龍等八路軍官兵500多人中毒。
1940年“百團大戰”中,日軍施放毒氣20餘次,致使陳賡等2萬餘名八路軍官兵中毒;1941年,宜昌日軍遭到中國軍隊的圍攻後,為了擺脫困境,向中國軍隊空投了300餘發毒氣炸彈,發射2500餘發毒氣彈,致使中國軍隊1600餘人中毒,其中600餘人死亡。
日軍在浙贛戰役、常德戰役、長衡戰役等戰役中,都頻繁使用毒氣,殘忍地毒害中國人民。最讓人憤怒的是日軍在對抗日遊擊區和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過程中,對平民也大肆使用毒氣。
飽受日軍毒氣殘害的中國平民
1940年2月,日軍炮兵向山西翼城縣儀門村發射毒氣彈,致使村民500餘人中毒;1942年5月,日軍在河北定縣北疃村“掃蕩”時,對鑽進地道的民眾施放毒氣,使800多人中毒死亡。
日軍還殘忍地用毒氣集體屠殺中國平民。1939年2月,在河北蠡縣車裏營等5個村莊,日軍將80名壯年男子驅趕進3間房子,然後施放毒氣,將他們全部殺死;1941年9月,日軍在河北宛平杜家莊,以舉行運動會為名,將村民和學生500餘人集中起來,施放毒氣筒,使其全部中毒;1942年7月,在河北平鄉南侯伶村,日軍又以召開村民大會為名,將村民集中起來,施放毒氣筒,使其全部中毒。
核武器戰爭——具有時代意義的高科技戰爭
麵對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人們不會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20餘萬人喪生的悲劇,更不會忘記在今天的地球上,核武器仍正在深深地殘害著我們!自從洛斯阿拉莫斯沙漠中發出那聲驚天動地的巨響以來,核武器就以令人吃驚的速度迅速發展著。
麵對越來越嚴重的傷害,我們有必要更多地了解核武器,認識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