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美國第34任總統,陸軍五星上將。在美軍曆史上,艾森豪威爾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傳奇人物,曾獲得很多個第一。美軍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將,他晉升得“第一快”;他出身“第一窮”;他是美軍統率最大戰役行動的第一人;他第一個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軍最高統帥;他是美軍退役高級將領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第一人;他是美國唯一的一個當上總統的五星上將。
西點軍校的高才生
1911年,艾森豪威爾考取美國海軍學院,卻因年齡大而未被錄取,後經參議員推薦,考入美國西點軍校。由於戰爭,許多同學都去法國參戰,他卻被留在國內從事訓練工作,赴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任職。1916年艾森豪威爾晉升為少校。1921年他從陸軍坦克學校畢業,創辦了美國陸軍的第一所戰車訓練營。1922年他又調任駐巴拿馬的第20步兵旅參謀。在巴拿馬服役的3年中,艾森豪威爾受到了康納的特殊栽培,軍事知識和技能大為長進。艾森豪威爾學習認真,訓練刻苦,於192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隨後又經康納介紹而赴法國進行戰場考察。
晉升最快的大人物
1929年,艾森豪威爾赴陸軍部助理部長辦公室任職。1933年,任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的助理。1935~1940年,擔任菲律賓軍事顧問麥克阿瑟的高級助理。1936年,艾森蒙威爾晉升為中校。
1939年9月,德軍入侵波蘭,他不顧麥克阿瑟等人的勸阻和挽留,堅決要求回國。年底回國後,任美國西部軍區司令部的後勤計劃官。1941年,艾森豪威爾改任團長,後來又改任第3集團軍參謀長,晉升準將。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軍基地。8日,美國對日本宣戰。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第5天,馬歇爾電召艾森豪威爾速回華盛頓。因為艾森豪威爾熟悉菲律賓和太平洋地區,但更主要的是他有豐富的參謀工作經驗。他先任戰爭計劃處副處長,不久計劃處升格為作戰廳,他又被任命為作戰廳長,幾星期後便升為少將。
這時的艾森豪威爾,雖然還沒有資格參加那些有關同盟國戰略問題的高層會議,但他卻能站在最高統帥的角度,代表美國利益來指導全球性的戰略行動。1942年6月,艾森豪威爾成為駐倫敦的美軍歐洲戰區總司令,7月,晉升為中將。
在戰爭中嶄露頭角的領導者
1942年7月,鑒於非洲的英軍及遠東美軍接連受挫的形勢,美、英決定發動北非戰役。8月,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實施北非登陸的盟軍最高司令。在這之前,他並未單獨指揮過作戰,然而他就任後的第一次重大使命卻馬到成功,英美聯軍在北非登陸進展順利。艾森豪威爾也因此名聲大震。
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爾率領美英聯軍10萬人分三路在法屬北非殖民地登陸。1943年2月,艾森豪威爾獲得了當時的最高軍銜——上將軍銜,出任北非和地中海盟軍總司令。
在這一時期,他指揮了一生中最著名的兩場戰役,也是在世界戰爭史上影響較為重大的兩次戰役,分別是西西裏戰役和諾曼底登陸。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艾森豪威爾曾任美國駐德占領軍司令。1945年回國,任美國陸軍參謀長。1948年一度退出現役,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1950年,在法國任北約武裝部隊最高司令。
1952年,艾森豪威爾退出軍界,參加總統競選,1953年就職後,他簽訂了《朝鮮停戰協定》。1953~1960年,艾森豪威爾連任兩屆美國總統。
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爾在華盛頓病逝,終年79歲。他留下的主要著作有《遠征歐陸》、《白宮歲月》和《艾森豪威爾的戰爭經曆》。
《遠征歐陸》原名《遠征歐洲》,是一本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憶錄。比較翔實地記述了他從1939年12月由菲律賓回國到1945年12月離開柏林回國擔任陸軍參謀長期間的作戰曆程。本書引用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內幕資料,將二戰將帥的生平進行了翔實的回顧,是最客觀、最全麵、最生動的著作。
強敵克星——蒙哥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