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著名軍事人物(4)(1 / 2)

海上的天才統帥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由此引發了太平洋戰爭。羅斯福總統任命尼米茲為太平洋艦隊總司令,赴珍珠港接替金梅爾海軍上將出任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為了重建太平洋艦隊並戰勝日本海軍,尼米茲並未急於懲處失職人員,而是選拔重用英勇善戰的軍官,重建指揮係統以協調太平洋戰區的海陸空三軍力量,親自籌劃切實可行的作戰行動。

1942年1月,在尼米茲的決策下,美國海軍的兩艘航空母艦組成聯合編隊,突襲了日軍控製的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一舉擊沉了日軍潛艇2艘、運輸船1艘和小型船隻8艘,並炸毀了岸上的部分設施。這是“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得分”,它的成功振奮了美軍的士氣。尼米茲製訂了“積極防禦,主動出擊”的作戰方針,逐漸扭轉了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麵。

戰場上的傳奇人生

1942年,尼米茲充分利用航空母艦編隊的特長,對日本馬紹爾群島基地、東京、名古屋等城市進行了猛烈的轟炸。又在珊瑚海域重創日本海空軍,贏得了太平洋戰爭的戰略性勝利。

1943年後,尼米茲親自指揮了瓜達卡納爾島之戰、菲律賓海戰、萊特灣海戰等,收複了阿留申群島、硫黃島、衝繩島,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他創造性地發揮了航空母艦的最大作戰潛力。采取“蛙跳”等多種靈活作戰形式,徹底擊垮了日本海軍,奪得了太平洋製海權。

1945年9月2日,尼米茲代表美國政府參加了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同時,美國政府宣布10月5日為“尼米茲日”。

一生的海軍上將

二戰結束後,尼米茲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繼續進行海軍的建設。1947年11月任期屆滿卸任。1966年2月20日,尼米茲病逝於美國舊金山。在彌留之際,尼米茲上將要求死後葬禮從簡,並把他埋葬在太平洋岸邊的夏威夷國家公墓裏。因為這位來自深山的海軍上將,希望在公墓裏可以朝夕不停地眺望他曾經創下蓋世偉業的蔚藍色太平洋。

美國為了紀念這位英雄偉大的一生,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艘航空母艦,即“尼米茲號”核動力航空母艦。這是該級核動力航母中,唯一不是以前美國總統的名字命名的一艘。

尼米茲一生著有《大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戰史》,並且曾兩度榮登《時代周刊》封麵人物。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是美國的一種多用途大型航空母艦,是當今世界海軍威力最大的海上巨無霸。所有這個級別的艦艇都是以核動力推進的。艦上裝備4座升降機、4台蒸汽彈射器和4條攔阻索,可以每20秒彈射出一架作戰飛機。

艦載作戰聯隊中的機型配備根據作戰任務性質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可搭載不同用途的艦載飛機對敵方飛機、船隻、潛艇和陸地目標發動攻擊,並保護海上艦隊。以它為核心的戰鬥群通常由4至6艘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和補給艦隻構成。“尼米茲”級航母是當代航空母艦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員。

傳奇元帥——朱可夫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蘇聯軍事家、元帥。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繼斯大林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他一生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民族英雄。

英勇善戰的朱可夫

十月革命爆發以後,朱可夫參加了紅軍,1919年3月1日,參加聯共(布)黨。在保衛年輕的蘇維埃共和國、同國內外敵人進行戰鬥的年代裏,朱可夫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紅軍指揮員。他和哥薩克白軍作戰過,和鄧尼金和高爾察克的白軍作戰過,他參加過消滅安東諾夫匪幫的戰鬥。他曾在察裏津戰役和捷普娜婭火車站一戰中受過重傷。國內戰爭結束時,朱可夫已被升為騎兵連連長。

步步高升的朱可夫

1915年,朱可夫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榮獲喬治十字勳章2枚。1923年4月,年輕的朱可夫被晉升為騎兵第39團團長。1924年7月,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列寧格勒高等騎兵學校,獲得進修深造的機會。學習期間,不管是對室內學習,還是野外戰術訓練,他總是兢兢業業,刻苦鑽研。

1924~1930年間,朱可夫進入著名的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進修班深造,他不僅果敢頑強,而且足智多謀、有見地。學習期間,他常常提出一些令人拍案叫絕的見解。

朱可夫於1931年2月晉升為騎兵第2旅旅長,1932年2月被任命為騎兵總監部副總監,1933年3月任騎兵第4師師長,1937年秋到1938年春為騎兵第3軍、第6軍軍長,1938年在中國任短時間軍事顧問後升為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副司令員。1940年6月,朱可夫任基鋪特別軍區司令,被晉升為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