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以多打少的欺人戰爭
海灣戰爭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間,以美國為首的34個國家組成的多國部隊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
戰役過程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派坦克和步兵開入科威特,占領了所有戰略要地。1991年1月17日,伊拉克拒不執行安理會第678號決議,於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航空兵空襲伊拉克,發起“沙漠風暴”行動。海灣戰爭由此爆發。
一場高科技的空中戰役
1991年1月17日至2月23日,多國部隊共出動飛機近10萬架次,投彈9萬噸,發射288枚戰斧巡航導彈和35枚空射巡航導彈,一係列最新式飛機和各種精確製導武器也投入戰爭中,對選定目標不停地轟炸,極大地削弱了伊軍的作戰和反擊能力,造成科威特戰場伊軍前沿部隊損失近50%,後方部隊損失約25%,這為多國部隊發起地麵進攻創造了條件。
在此期間,伊軍實施消極防禦,設法躲避空襲,以求保存實力。同時不斷以飛毛腿導彈襲擊以色列、沙特、巴林境內的目標,迫使多國部隊延長空中戰役時間並出動大量飛機尋殲伊軍飛毛腿導彈。
伊海空軍對多國部隊實施有限反擊,多次以飛機和導彈艇出擊,但均告失敗。此外,伊軍曾試圖以向海灣傾瀉石油、點燃科威特油井和威脅使用化學武器手段阻滯和遏止多國部隊的軍事行動,但均未達到目的。伊拉克的製空權、製海權和電磁空間的控製權已被多國部隊所掌握。
一場具有欺騙色彩的地麵戰役
地麵戰役發起前,多國部隊成功實施了戰役欺騙。多國部隊於1991年2月24日當地時間4時發起地麵進攻,兵分幾路直搗伊拉克。
地麵戰役首先由美第一陸戰遠征部隊發起進攻,隨後阿拉伯國家東線聯合部隊在波斯灣多國部隊海軍和兩棲部隊配合下發起進攻,目的是吸引伊國注意力,為西部主攻部隊展開進攻創造條件。
24日下午,美第七軍發起攻擊。美第七軍和美第十八空降軍利用空中機動和裝甲突擊力強等優勢,將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合圍於巴士拉以南地區。
最終指揮中斷的伊軍對多國部隊主攻方向發生錯誤判斷,損失慘重,加上補給告罄,戰場混亂一片,防禦體係迅速瓦解。麵臨絕境的伊軍仍在做最後一搏,繼續向沙特、以色列和巴林發射導彈,使美軍傷亡百餘人;在海灣布設水雷1167枚,炸傷美海軍兩艘軍艦,不過最終未能扭轉敗局。
1991年2月26日,薩達姆宣布接受停火,伊軍隨即崩潰。28日晨8時,多國部隊宣布停止進攻,曆時100小時的地麵戰役至此結束。
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中,伊拉克軍隊43個陸軍師中,36~38個師喪失戰鬥力,傷亡8.5~10萬人,被俘8.6萬人,損失坦克3874輛、裝甲車1450輛、火炮2917門、飛機324架,87%的海軍作戰艦艇遭重創或被擊毀。科威特直接戰爭損失600億美元;伊拉克損失達2000餘億美元,美國耗資600億美元。
這是二戰後世界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這場戰爭對冷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它所展示的現代高科技條件下作戰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對軍事戰略、戰役戰術和軍隊建設等問題帶來了眾多啟示。
伊拉克是蘇聯在中東地區的主要盟國。1979年美國將伊拉克列入支持國際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兩伊戰爭期間,美國與伊拉克的關係逐漸改善。兩伊戰爭期間,美國開始對伊拉克進行援助,並將其從支持國際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上撤除,並銷售武器給伊拉克。除了公開渠道的援助,關於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指導伊拉克軍隊的猜測也廣泛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