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著名軍事戰役(4)(3 / 3)

西西裏島登陸戰——

一場大規模的登陸戰

西西裏島登陸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盟軍於1943年7月到8月在意大利西西裏島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登陸作戰。戰役曆時38天,殲滅德意軍16.5萬人,達成了攻占西西裏島,保證同盟國地中海航線暢通,並迫使墨索裏尼下台、意大利投降的戰略目的。

一場力量懸殊的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盟軍於1943年7月到8月在意大利西西裏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登陸作戰。作戰目的是攻占西西裏島,保證同盟國地中海航線暢通。盟軍以美國的艾森豪威爾為最高司令,率領大軍47.8萬人、艦艇約2600艘、飛機約4000架準備登陸。而德、意守島部隊隻有12個師,約26萬人,力量懸殊。

戰役計劃規定,美、英軍分別在西西裏島南部和東南部實施登陸和空降,奪取重要港口和機場,爾後攻占全島。盟軍在近兩個月內,轟炸了西西裏島、撒丁島和意大利本土的空軍基地、港口等軍事設施,奪得了控製權。

巧妙的欺騙措施

為隱蔽戰役企圖,美英盟軍采取了一係列欺騙措施,如發出假情報,把一具帶有假作戰文件的叫做“馬丁少校”的屍體空投到西班牙海岸,希特勒得到該文件後誤認為美英盟軍將在撒丁島或希臘登陸,作出了錯誤的部署。

1943年6月11日,為了取得進攻西西裏島的前進基地,盟軍在西西裏島和北非之間的班泰雷利亞島登陸,俘虜意軍1.1萬多人,揭開了西西裏島戰役的序幕。

盟軍在登陸前對西西裏島和卡拉布裏亞實施了戰略轟炸,7月1日,盟軍取得了西西裏島及意大利南部的製空權,德意空軍的1400架飛機撤到意大利南中部和撒丁島。

7月9日,盟軍艦隊在馬耳他島東西兩側集結,準備登陸時,天氣驟變,德意盟軍因此放鬆了警惕。10日,美英盟軍開始登陸,在艦炮的火力支援下,很快擊退了德軍坦克部隊,德軍損失大批坦克,被迫撤退。連續4天,盟軍接連占領了奧古斯塔和錫拉庫薩兩個重要港口。

最終登陸成功

8月10日,德意部隊退到墨西拿附近,由於盟軍沒有切斷墨西拿海峽的計劃和行動,4萬德軍和7萬意軍用6天7夜的時間,完成了向意大利本土的敦刻爾克式撤退。盟軍向墨西拿的進軍變成了美英兩國軍隊的賽跑。8月16日傍晚,美軍第3師的先頭部隊到達墨西拿城下,並於第二日進入墨西拿,最終攻占墨西拿城。

當天,島上的一切抵抗均告停止,西西裏島登陸戰結束。盟軍占領了西西裏島,從此在地中海往來無阻,打開了通往歐洲的大門。

在西西裏島登陸戰役中,共殲滅德意軍約16萬人,盟軍共傷亡約2萬人,此外還損失坦克260輛、大炮500門、飛機1700架。這次戰役雖然沒能消滅德軍大量有生力量,但達到了迫使意大利退出戰爭的政治目的。

西西裏島是地中海最大的島嶼,是意大利的屬地,整個島嶼呈三角形,全島麵積為25700平方公裏,人口約400多萬。全島東西長300公裏,南北最寬為200公裏,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高處是埃德納火山。島上西北角為巴勒莫港,東北角為墨西拿港,與意大利本土的卡拉布裏亞市隻有一條狹窄的墨西拿海狹相隔,東南角有錫臘庫紮港,整個島嶼易守難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