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的光學特性
不論是平麵鏡或者是非平麵鏡(凹麵鏡或凸麵鏡),光線都會遵守反射定律而被鏡麵反射,反射光線進入眼中後即可在視網膜中形成視覺。在平麵鏡上,當一束平行光束碰到鏡子,整體會以平行的模式改變前進方向,此時的成像和眼睛所看到的像相同。
鏡麵對於光線的反射服從反射定律,其反射能力取決於入射光線的角度、鏡麵的光滑度和所鍍金屬膜的性質。與鏡麵垂直的假想線稱為法線,入射線與法線的夾角和反射線與法線的夾角相等。平麵鏡前的物體在鏡後成正立的虛像,像與鏡麵的距離與物體與鏡麵的距離相等。如果想從鏡中看到本人整個身長,由於入射角等於反射角,鏡子至少須有本人身長的一半。凹麵鏡的反射麵朝向曲率中心。平行光線入射到凹麵鏡反射後聚集到焦點,如烹飪器放在大凹麵鏡焦點位置,可接受太陽光聚集加熱,成為太陽灶。如車燈或探照燈中光源放在凹麵鏡焦點位置可使光反射出平行光。物體在曲率中心以外時可反射成倒立的實像,如反射望遠鏡。凸麵鏡的反射麵背向曲率中心,物體在鏡後成縮小的正立像,可以反射大範圍的縮小景觀,如汽車後視鏡。
用醋清洗鏡子
可以用醋來清潔鏡子上的汙垢,先用報紙蘸上按2∶1比例配製的水醋兌成的溶液擦拭,再用幹布擦幹,鏡子就會光亮如新。另外,擦窗戶玻璃時,先用濕布把玻璃擦一下,再用報紙擦過,馬上幹淨,十分方便。
嬰兒的伴侶——紙尿布誕生記
拋棄式的免洗尿布以無紡布、紙、棉等材料製成。與尿布作用相似,但比較環保。高吸水性樹脂是製造嬰兒尿布的絕好材料,因此俗稱“紙尿布”。
紙尿布誕生記
人類早期就會使用“尿布”了,隻是那時候生產比較落後,人們還處於蒙昧狀態,所謂的尿布不過是獸皮樹葉而已,至於多久換一次“尿布”,暫時無法考證。人類跨入文明時代後,使用的尿布也是五花八門,但是大多離不開頻繁洗滌,直到在19世紀中葉,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大量價格低廉的棉紡布產生了,這才出現了專門的尿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木漿的應用促成了一次性紙尿布的誕生。由於戰爭時期生產遭到破壞,物資緊缺,棉花一時成為緊缺物品。德國人試圖發明一種棉花的替代物,他們發明了一種用木漿製成的纖維棉紙,這種紙質不但柔軟,而且具有較強的吸水性。戰後,瑞典的一家公司對木漿棉紙進行繼續開發,用它製成內褲裏的填充物,生產了最初的“紙尿布”。這種一次性的尿布很快進入商店的貨架銷售,隻是當時“紙尿布”的成本很高,因此也就價格不菲。
一個偶然事件促成了廉價紙尿布的誕生。20世紀40年代,寶潔公司的事業不斷上升,這時候,開發部經理米勒先生新添了個可愛的小孫女。在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他也被頻繁換洗尿布所困擾。幾番折騰之後,他萌生了一個念頭:與其忙得滿頭大汗,為什麼不能發明一種東西,讓大家徹底擺脫換洗尿布的痛苦呢?他立即回到寶潔公司的實驗室並任命了一個專門的研究小組。在經過了無數次的嚐試和改進之後,他的夢想成真了——一種吸水性能良好、佩戴舒適的一次性紙尿布誕生了。這就是“幫寶適”紙尿布,1961年正式推向市場,迎接它的是無數欣喜若狂的媽媽和她們的寶寶。
1968年,金佰利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一次性紙尿布,這種紙尿布不但有諸多創新,而且形成了行業標準。這種紙尿布為三角形設計,能完美地貼合寶寶的身體,新型的吸水性材料和可黏式的搭扣,具有剪裁貼體和方便固定的優點。這種紙尿褲的剪裁和彈性的腿部設計能更好地防止側漏後漏,而且搭扣可以重複使用,一次性紙尿褲的設計更加注重人性化,最新款的褲型紙尿布進行了立體化設計,穿脫自如,寶寶能輕鬆邁步,讓年輕媽媽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