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庚:爬山,爬山(2 / 2)

正當我們苦苦煎熬的時候,坡路突然開始變得平緩,路邊陡地冒出個小賣部。它的出現一下子燃起了我們的希望:除了能解決水源問題外,這似乎還暗示著離山頂不遠了。

我們迅速喝下好幾瓶水,用剩餘的全部力氣向前推,又轉了兩個小彎兒後,路猛然下傾。我倆趕緊刹車,靠在路邊向下看。路還是360度的大轉彎外加30度的坡度,隻不過從現在開始不再是向上,而是持續地向下!

仿佛從地獄到天堂般,心情一下子好起來,倆人坐在防護石墩上,臉上掛著逃出升天般的賤笑。路邊的樹木結出成串的果實,緋紅猶如火團;遠方的山頂裸露了大片的岩石,反射著夕陽的餘光,詭異又蒼涼。喝著剛買的水,之前難以下咽的麵包此刻也變得香甜可口。

這時,又看到那位青海仁兄從反方向回來。見到我們,再次停了下來。

“你們終於上來了,真不容易!”

“哈哈,是不容易,不容易……,咦?你這怎麼又回來了?”

“唉,我老婆的摩托車也壞了,得騎回鎮遠去修……”

“那還真是鬱悶。”

“是啊,那我先走了。”

說完,騎車離去。摩托車跟之前一樣,輕靈地繞過彎路,消失不見。

琳看著未散的塵煙,一臉大徹大悟地說:“摩托這東西還是不靠譜,這要是在荒郊野外壞了,一點招兒都沒有。”想想上午遇見青海男子時她說的話,我不禁偷笑。

此後的行程異常輕鬆,我們悠悠地下坡、過橋。夕陽慢慢落山,餘暉將江麵染紅,一抹斜陽掃在我們的臉上,留下最後一絲溫暖。

後來,我們投宿在一個叫施洞的苗鎮,第二天正逢趕集的日子,大清早四裏八鄉的人們挑著包裹籮筐趕來,占滿了鎮裏唯一的街道。賣的貨物倒也平淡無奇,不過人們的衣著富有傳統風情。條紋頭巾,青藍布衫,紫色圍裙,五彩花繡。我們欣賞著這裏遠離城市獨具韻味的“時尚”,沿著清水江,遙望對岸水邊悠閑吃草的牛群、江麵遊弋的烏篷漁船,我們陶醉其中,早已將昨天爬坡的疲憊拋諸腦後。

這裏有很多連綿不斷的小山群,道路在無數座山之間呈“之”字形鬥轉,置身其中,不禁讓人想起歌裏唱的“山路十八彎”,還有我們走過的“山路一百八十彎”。路邊有幾個小孩,站在山坡上,令人費解地指著我們尖叫:“老外!老外!”想必是我幾天沒刮的胡子、4個月沒理的頭發讓他們誤解了吧!路邊有小屁孩跑跑跳跳,看來接下來的路沒有那麼陡了。

盡管疲憊,我們依然義無反顧地衝上貴州的各種山坡,有了那8個小時的折磨和透支的回憶墊底,我沒再那麼狼狽過,琳也沒再因為走不動而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