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六十平方住房也不是多大,也隻隔出兩間臥室和一間客廳,盥洗室和廚房都搭建在了小院裏,為客廳增加了空間。比起左鄰右舍,楊曉歌家中算寬敞多了。

楊曉歌的房間原本是爺爺奶奶的房間,五年前,楊曉歌的奶奶、爺爺先後去世,這間房子就改成了楊曉歌的臥室。其實,楊曉歌出生斷奶後,一直睡在這間房間中,他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如今這間房間中,除了一張放大的兩老人合照,和一個古舊的黃色木櫃,再沒老人留下的痕跡。

出了臥室,就是麵積為長方形的客廳兼飯廳,靠門的地方擺著張飯桌,桌上用防蠅紗罩罩著中午剩下的飯菜,楊家的中午飯菜很簡單,隻有兩菜,雞蛋炒絲瓜和肉片冬瓜湯,都是周紅梅十二點半從飯店趕回來為兒子做的。十五歲的楊曉峰不會做家務。

客廳正中牆壁擺著一張綠色沙發,沙發對麵有張木櫃,木櫃上有家中貴重的物品——二十一英寸的彩色電視機,牌子叫金星牌,有七、八年曆史,是楊國新請熟人走後門批條子買來的。客廳的角落,還有另一貴重財產——長嶺-阿裏斯頓冰箱,也有五六年曆史。這兩種品牌,都將在市場中消失,成為曆史。將成為曆史的兩大件上,蓋著周紅梅鉤織的白色織物擋灰。

周紅梅和楊國新的臥室跟楊曉歌的房間並排,房中除了一張大床,一組衣櫃,一個台扇,一台老式縫紉機,再無他物。大床床頭牆壁上有一張放大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上的楊曉歌才三歲,胖嘟嘟的,咧著嘴坐在周紅梅和楊國新大腿間嚼著大拇手指傻笑。照片上的年輕夫妻外貌很不相稱,周紅梅平凡,楊國新俊美。

楊曉歌冷漠地盯著照片上的俊美男子,這做父親的在他心底,大概也就外貌可取。楊國新作為一位父親,對後代除了貢獻了精子,就是給兒子取了個文藝名字。楊曉歌出生後,楊國新正好看一篇叫《夜半曉歌》的小說,就給兒子取名曉歌。楊國新自我感覺很捧,覺得兒子的名字,既跟大舅子的兒子周曉峰排名,又非常文藝時髦。不過楊曉歌可不覺得自己名字文藝時髦,楊曉歌楊小哥,明明是長大要做快遞小哥的預兆嘛!

不想多看父親楊國新,楊曉歌關上了父母的臥室門,晃到院子裏。

院子地麵全部澆了水泥,一頭搭了廚房和盥洗室,占用了院子一半麵積,剩下的一半麵積放著兩根竹木架子,曬滿了衣服,靠圍牆處放著一排被太陽曬得耷拉著葉子的盆景,為小院增加了一點綠意。院子另一頭,就是楊家大門。大門出去是一條狹長巷子,巷子中有幾棵大樹,大樹樹蔭下,有些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嘮嗑,一些半大小毛孩在旁邊喧鬧做遊戲。楊曉歌嘴角翹了翹,眼前的小巷雖然破舊灰白,卻充滿溫情味道,他曾是小屁孩中的一員。

楊曉歌沒有去跟鄰居們打招呼,而是關上大門返回客廳,因為楊曉歌發現很多熟悉的老人都叫不出名字,那些小屁孩,更是沒多少記憶了。

打開電視,電視中在播放由李保田和張國立、王剛、王婕主演的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紅遍大陸港澳台,可謂經典。

對於這部經典電視劇,楊曉歌沒有多加關注,而是轉到別的電視台查看日期,想知道今天的具體日期。

“今天已經到了八月27號了,再過三四天就要開學了。”楊曉歌嘀咕著,他記得自己中考成績不好,勉強進了所三流高中。

對於1996年的大事,楊曉歌唯記得台海危機,對於這事件,楊曉歌還是工作後上網,通過一些網絡論壇八卦帖了解當年有這一危機。論壇披露的□□比較驚心動魄,看得後知後覺的楊曉歌很捏了把汗。

如今再臨時間點,已知華夏之後十八年會持續和平高速發展,楊曉歌無論如何也捏不出汗來,即便捏出汗,十五歲的平民少年又能如何?快速發展的社會,有大把機會留給以全部身家一博的人們。楊曉歌希望重生的自己,會是其中成功的一員,能賺到大筆財富提高家人生活質量,當然,以後房子一定得是獨門獨戶的別墅,以免再被鄰居禍害遭殃。

看看天色將晚,楊曉歌掀開客廳餐桌上的防蠅罩,盛了冷飯,就著冷菜吃了重生後的第一餐。吃飽後,楊曉歌將碗筷送到院子廚房洗好,又到盥洗室衝了把澡,爬到床上繼續睡覺。重生後的楊曉歌精神萎靡,感覺很困乏。

當天夜裏,楊曉歌被一陣爭吵聲驚醒,周紅梅和楊國新兩人在臥室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