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去溝通就會產生誤解
毫無疑問,溝通可以消除誤解,不善溝通,隻能產生誤解。別看每個人每天都在與別人交往、溝通,可並不是每次的溝通都能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那我們就來學習一些溝通的方法。
(1)與人溝通永遠不嫌遲。不要因為害怕對方可能有反應,以致遲遲不敢溝通。記住著名的帕金森定律:“因為未能溝通而造成的真空,將很快充滿謠言和誤解。”
(2)負起溝通的責任。作為聆聽者,聽聽他人要說些什麼;作為說話者,確定他們能夠了解你說些什麼。絕對不能用一半的心意來對待與你有關係的人,一定要有百分之百的誠心。
(3)從其他人的觀點來看看你自己,把自己當做你的員工。
(4)不要讓那些不正確的閑言閑語使你成為受害者。當你看到或聽到某件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之後,要立即查證這個消息來源的可靠性。不要光是聽些你喜歡聽的事情,要多聽聽事實。你要不停地從可靠的權威來源那兒擴大你的資料庫。
(5)對於你所聽到的每件事情,都要以開放的心情及態度加以查證。要有開闊的心胸,不懷偏見,要有充分的分析能力,對其真相進行研究與試驗。
(6)對每一個問題,都要考慮到它的積極麵與消極麵,要追求積極的一麵。
(7)檢討一下你自己,看看是否能夠輕易及正確地改變你的“角色”:從嚴肅的管理者,變成彬彬有禮的朋友。
(8)暫時退出你的生活圈子,考慮一下,究竟是哪種人吸引你的注意力,以及你吸引什麼樣的人注意你,他們是不是屬於同一類型?你是否能吸引勝利者?你所吸引的人是否比你更為成功?為什麼?
管理者在企業內部交往中,麵對的對象幾乎全是自己的部下,所以,如何溝通,使上、下級關係更協調,就變得相當重要。這裏,就介紹給你一些激發、調動部下積極性的技巧。
請你記住這項原則:人們都渴望感覺:“他們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在你心中占有一定分量。”如果能滿足這項需求,你就能輕易獲得他的讚美、尊敬,以及通力合作的回報。
然而,許多管理者工作太忙,忘了實施這一原則。因此,必須糾正這個錯誤,隻有讓人們感到他們重要,他們才會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高昂的士氣是提高生產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意味著,一個稱職的管理者應當不斷努力提高自己企業內每一個人的自尊心。
經驗證明,一般來說,你估計他們會怎麼幹,他們果然就會怎麼幹。你要是估計他們幹不好。他們也許真的幹不好。把你部下身上尚未發掘出來的那部分潛力發掘出來吧,那時,他們的工作水平就會大幅度提高!
那麼,一個管理者怎樣才能使部下感到自己重要呢?首先是傾聽他們的意見,讓他們知道你尊重他們的想法,讓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你總會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了解到一些情況。其次,要肯定和讚美他們。
許多天資聰穎的人由於缺乏熱情未能獲得成功,許多管理者由於得不到部下支持而半途而廢。一個能激起熱情的平凡主張比一個不能激起熱情的非凡高見好得多。因此,管理者必須能激起部下的熱情。要實現這一目標,管理者本人必須首先要有熱情。
同其他所有人一樣,管理者有時也不喜歡工作。這就不得不進行一番思想鬥爭,以保持平時的熱情。我們得不斷給自己打點氣,鼓點勁。一帆風順時保持熱情並不難,但是在逆境中要保持熱情,那確實是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考驗。你必須強迫自己保持熱情,直至在自己身上自然而然地產生出熱情。
一次,一位會議主持人邀請一位著名演講家在一個討論會上講話,給大家鼓勁。當會議主持人向與會者介紹他時,發現他在幕後來回踱步,接著上下蹦跳,並以手擊胸。他跑步上台,給熱情洋溢的觀眾發表了引人入勝的講話。午飯時,會議主持人坐到他身邊問他:“你讓我緊張了好半天。我向觀眾介紹你時,你幹嗎上下蹦跳,並以手擊胸呢?”
“哦,我來這裏是為了給大夥鼓勁。可是這些天我就是不能使自己的情緒達到最佳狀態。然而,我知道,你們期待的是一位熱情奔放、生龍活虎的演講者。我不想使你們失望,因此,我不得不做做操,拍拍胸,使自己振作起來。”
足球比賽時歇斯底裏的呐喊以及銷售會議和政治集會上鼓舞人心的講話所激起的熱情,對一些人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與人們的交往則是個人同個人的交往。因此,我們在個人與個人交往方麵能激發出多大的熱情,是衡量我們說服力的一個標誌。最有說服力的,就是一個人能激起另一個人的熱情。
缺乏熱情有可能導致毀滅性的後果。你見到過對自己出售的商品毫無興趣的售貨員嗎?如果一位顧客問某產品有何功能或壞了是否能配到零件時,售貨員回答說“不知道,也許能配到”之類的話,這種冷漠的態度馬上會傳染給顧客。即使這位顧客走進該商店時急於想買到那種商品,他也不會再買了。
熱情必須首先從你身上產生出來——如果你自己的熱情泯滅了,那麼你周圍人的熱情也會泯滅。但是僅僅有熱情是否就夠了呢?不是的。
如何調動部屬的積極性、主動性,不能單單從部屬方麵去分析,一個管理者對待部屬的態度和言行,以及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也會直接影響到部屬的積極性、主動性。所以,要調動部屬的積極性,管理者要掌握調動人的積極性的技巧。以下是十八項技巧:
(1)在分配工作任務時,應該使部屬意識到他自己就是任務的主要負責人。
(2)應該使部屬具有參與感,認識到自己在完成該項任務中的地位與作用,並能做出貢獻。
(3)由於人往往是根據自己的意誌去工作,所以,應該給部屬一定的權限,給予一定的自主支配權。
(4)在分配工作和進行指揮時,要時時不忘鼓舞部屬的工作熱情。
(5)要使部屬感到每天的工作對他具有一定挑戰性,在工作之中能尋找到發揮自己才幹,達到自我實現的機會。
(6)在和下級說話時,主要是傾聽部屬的意見,而不要用教訓別人的口吻發表意見。
(7)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使部屬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幹勁。
(8)要堅持“與人為善”的態度,凡部屬合理的要求,都應設法予以滿足。
(9)在滿足部屬要求的同時,應著重啟發他們良好的工作態度和負責精神。
(10)在不能滿足部屬要求時,應誠懇地說明原委並給予恰當的處理。
(11)對部屬要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人事處理要公正,賞罰要得當。
(12)對部屬指令要明確,不可含含糊糊,並且決斷要及時。
(13)對部屬平時要嚴格要求,但工作中一旦出了問題,管理者首先要承擔責任。
(14)對部屬的要求,不要輕易許諾,既然許諾就必須切實做到,切勿失信於部屬。
(15)在安排工作時,要根據人的興趣、愛好與能力。不強迫部屬做不感興趣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16)給予下屬完全的信任。
(17)要創造使每個人能與他人協同動作、相互和諧的環境條件。
(18)要注意信息流通,把政策交給群眾,讓群眾體驗政策的重要性,而主動發揮自己的積極性。
企業管理者如果能做到以上十八條,他的部屬就會感到心情舒暢,幹勁倍增,從而為完成企業的目標積極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主動精神。
二、巧妙處理各種關係網中的關係
做生意離不開人際關係,賺錢需要人與人相處,處理好人際關係是進行商務活動的關鍵環節。作為生意人,必須戰勝自己的虛榮心,戰勝自己的麵子觀念,做到“我沒麵子,別人有麵子”。套用社交場合的一句話:“友善處世,真誠待人。”
(1)人情世故門檻高
在生意場上,人際關係的特殊意義在生意人中表現得相當突出。誰都知道,多個朋友多一條路,中國人看麵子重人情,所以在處理問題時往往還是情感因素居多。
感情是否溝通,麵子是否給足,氛圍和感覺是否良好,往往是一筆生意成功與否、一樁合作成功與否、一個公司內部和諧與否的主要條件。外國人到中國來做生意很難適應,“藍眼睛”與“黑眼睛”坐在一起洽談生意,永遠是“藍眼睛”急衝衝地衝上前台,卻找不到用力使勁的支點,其原因就是“洋大人”們始終摸不清楚中國人的人情世故的門檻有多高,外國人隻能仰天長歎,認為東方的神秘高深莫測,不得已“藍眼睛”們隻得委托“黑眼睛”做生意代理,這著棋果真靈驗,結果是一通百通皆大歡喜。
人情世故的核心就是麵子,麵子是人與人交往過程中予以對方的尊重,在生意往來、朋友交往中,你得將對方的位置擺得比自己高一點,如此一來便使人情得以積累,朋友得以增加,公司的生存環境和發展就會越來越進入良性大循環的軌道。中國文明的曆史悠久深遠,承繼深厚,每個人身上的文化密碼很多,具有五千年曆史的傳統倫理觀的東西一時一刻難以清除,因此生意場上,在人際關係的氛圍中,民族特色反映得十分濃鬱。
即使處理生意場上不甚嚴重的糾葛與矛盾時,老板們也有很獨特的方法,即留有餘地、留有餘情以防日後好見麵,這是聰明人的做法。逞一時之快,顯一時之勇,把事情搞砸,不留餘地地被人們視為露頭青、不穩重之流是成不了氣候的。生意人之間分歧如果不是原則上的或利害衝突不大,都要給對方留一點麵子,退一步海闊天空,既受圈內人的稱讚,又被當事人感激,相反,你不給人麵子窮趕猛追,猶如給人當眾一耳光,這種事比你騙了別人100萬元巨款還令對方惱火記仇,學點“太極功夫”,當別人打過來時你讓一下,隨後再順勢不輕不重送回去,留有餘地,會使你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