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
企業的管理者是員工的學習榜樣。基於這一點,就要求管理者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而合理的知識結構體現在哪幾方麵呢?這就包括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知識麵。這樣一來,既能增強管理者在員工心目中的魅力指數,也能對事業發展起到一個促進作用。
當然,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是一個複雜、長期的過程,必須注意如下原則:
(1)整體性原則。即專博相濟,一專多通,廣采百家為我所用。
(2)層次性原則。即合理知識結構的建立,必須從低到高,在縱向聯係中,劃分基礎層次、中間層次和最高層次。沒有基礎層次較高層次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沒有高層次,則顯示不出水平,因此任何層次都不能忽視。
(3)比例性原則。即各種知識在顧全大局時,數量和質量之間合理配比。比例的原則應根據培養目標來定,成才方向不同知識結構的組成就不一樣。
(4)動態性原則。即所追求的知識結構決不應當處於僵化狀態,而必須是能夠不斷進行自我調節的動態結構。這是為適應科技發展知識更新、研究探索新的課題和領域、職業和工作變動等因素的需要,不然將跟不上飛速發展的時代步伐。
擁有各方麵的豐富知識,是商人的基本素質,是他在生意場上能賺錢的根本保證。因為擁有豐富的學識,視野就變得十分廣闊,而廣闊的視野對商人們形成正確判斷的作用實在太大了。一個僅能從一個角度觀察事物的人,不但不配作商人,也不能算個完整的人。
管理者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識結構是一種“工”型結構。“一”是基礎素質所要求的知識,即必要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哲學的基本知識。“目不識丁”,不具備一定文化素養的人在知識經濟時代是根本不可能當好管理者的。所以,管理者應具備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這種基礎越紮實越好。“ㄧ”是管理者所需具備的專業知識,即管理科學和經營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相對應,這根支柱就是管理者的公司觀和領導論。所以,這種知識越豐富越好。管理科學(包括領導理論)知識越豐富,提高領導水平就越有基礎。所謂“豐富”還有第二層含義,就是管理者要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領導”知識和經驗。最下麵的“一”是指管理者應具有廣博的知識,不僅要有一般的知識基礎、特定的“領導”知識,還要懂得諸如經濟學、專業技術、法律等方麵的知識。這種知識越廣博越好。管理者的知識麵越寬,對其開拓思維、產生創新就越有好處。
“工”形結構所指的三種類型的知識也是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沒有上一個“一”知識作為基礎,就不能具備“ㄧ”和下一個“一”的知識;沒有“ㄧ”知識作為中堅,即使“滿腹經綸”,也擔負不起領導公司的重任;沒有下一個“一”知識,管理者就不可能適應“變化了的世界”,使公司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勇往直前。
可見,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能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不僅能為企業注入強大的生命力,而且還能在管理中起到一個推動的作用。
二、緊跟技術的發展方向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具有一百多年的曆史,在全球最大的工業公司排名榜上名列第八。通用電氣公司之所以百年不衰,其秘訣就在於它始終保持了公司創始人愛迪生的傳統:注重科技運用和發展。
1981年4月,年僅45歲的傑克-韋爾奇在7個候選人中被選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第八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上任伊始,韋爾奇就雄心勃勃地製定了以下戰略目標:
(1)公司所經營的每一種產業,都必須在其相應的世界市場上數一或數二;
(2)公司應能將其全部資源,集中於它認為至關重要的產業和業務方麵;
(3)公司傳統的產業結構必須徹底改變,大幅度提高高技術和服務業在全部公司產業中的比重;
(4)要實現高於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的發展速度。
20年來,傑克-韋爾奇的戰略目標已得到實現。通用電氣公司的幾個主要產業集團都在相應行業的世界市場上占據了數一數二的地位。如今,公司高技術和服務業的利潤占總利潤的比例已從50%提高到80%。銷售額翻了一番多,大大超過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
通用電氣公司的成功,就在於它不斷地改革和創新,開發和采用高新技術,這也是韋爾奇戰略思想的靈魂和核心。無怪乎《財富》雜誌將韋爾奇譽為“帶領通用電氣進入21世紀的總裁”。高新技術是建立在現代最新科學成就和最新工藝技術基礎上的技術,高新技術屬於知識、技術、資本和信息密集的新興技術。從通用電氣公司的例子可看出,公司利用開發高新技術,可以獨享超額利潤,讓公司永立於不敗之地。一般來說,企業可利用以下三類現代先進技術:
①現代尖端技術和前沿技術;
②發展中的新興高新技術,即在近期內有產業化前景的新興技術,如激光、遺傳工程等;
③已經成熟並已進入產業化階段的高新技術,如與改造傳統產業相關的高新技術。
企業運用這些新技術,往往能夠占據行業的領先地位,在市場上形成壟斷能力,從而能夠獲得超額利潤。
一般來說,公司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了解新技術方麵的發展:
①本公司研究開發。
②經授權使用的專利技術。
③從網絡、文獻和會議途徑了解到的公開技術。
④產學研合作獲得技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