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何陽應邀去武漢給企業作經營策劃。有家較大的娛樂中心邀何陽去參觀。從一個樓梯走至樓上,總經理介紹說整個大樓就這個樓梯不如人意,才一米寬,太窄,既不美觀,也不實用,丟了全樓的麵子。如果把牆拆了,擴張樓梯,恐怕要花上百萬元的費用。
何陽看了看這一段僅八米長的樓梯,建議把這一段樓梯改造成奉化的“豐鎬堂”樓梯。這是什麼意思?原來奉化豐鎬堂是蔣介石的故居,是蔣介石的老師、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給他命名的。意思是讓他以中國曆史上著名朝代的帝王為楷模。豐、鎬是周代的京都之名。
當時蔣介石的母親居住在豐鎬堂。蔣介石為了讓母親上下樓方便,特意將樓梯改製成窄的、兩邊都有扶手的小樓梯,便於老人上下,可見細微備至。何陽將這個景觀搬至娛樂中心,這就賦予了新的意境。其用意當然不是要宣傳蔣介石,但尊老愛幼總是人類文明之主題,值得弘揚。
這樣,一個有礙觀瞻的樓梯,沒花幾個錢就被何陽變成了最佳景觀。樓梯兩側加了扶手,旁邊立個牌子說明緣由,遊人十分感興趣。據說,現在在“豐鎬堂”樓梯邊合影留念的遊客很多,已經超過了這個娛樂中心的其它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