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費希爾法則(1 / 2)

言行之前須思量。

提出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傑?費希爾

管理啟示:謹慎戰略

費希爾法則告訴管理者們在製定戰略時應該謹慎慎重,這是戰略管理中對於不同戰略所作決策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戰略是指一整套互相協調的使命和行動,旨在開發核心競爭力,獲得競爭優勢。戰略一般可以分為防禦型、穩定型、增長型戰略。防禦型戰略又可以分為放棄戰略、清算戰略、委托經營戰略、戰略轉向戰略。穩定型戰略可以分為不變戰略、暫停戰略、謹慎戰略。增長型戰略可以分為集中化、一體化、多元化等戰略。這裏所說的言行前需思量主要針對防禦型戰略和穩定型戰略,對於這兩種戰略的製定應該采取慎重的原則,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在企業目前發展比較穩定,較有優勢的情況下,采取些慎重的決定會讓企業的增長勢頭穩定前進。

重視調查研究,謹慎經營決策,嚴格貫徹執行,是企業決策要嚴格把握的三個環節。謹慎決策即是拍板要慎之又慎,有絲毫的漏洞都會給企業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決策之前要求經營管理者首先對存在的問題和事物的具體情況作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找出生產經營中固有的管理規律和各種矛盾的主要原因;其次在情況明、問題準、方法妥的基礎上,提出改進的措施和方案,移交班子集體進行綜合分析並作出慎之又慎的科學決策;第三要認真按照決策者意圖嚴格貫徹執行,解決實際問題,並在貫徹落實過程中注意發現將會出現的問題,總結前一次決策是否正確可行的經驗,作為下一次調研的輸入。

謹慎經營決策為執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一般來說,決策是一個分析問題、製訂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決策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對未來工作具有指導性的探索和創造性的認識行為,它具有目標性、實踐性、擇優性和風險性。決策正確與否,主要由兩方麵因素決定,一是決策者本身對事物與環境的認識能力與價值選擇取向,二是決策目標的選擇。認識與未來發展的客觀趨勢吻合,選擇與主觀需要吻合,決策目標與管理活動的目的相適應,是形成正確決策的根本。

不論是決策者本身的素質,抑或是決策目標的確定,直至於決策過程中可供選擇的各種實施方案,均與廣泛地調查收集信息,以及細致地分析研究密不可分。而決策一旦形成,也就為管理活動與管理行為提供了努力方向,為決策的執行提供了依據與實施方案。正確的決策適合具體問題情況,執行起來就可以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相反,不切實際的錯誤決策,特別是某些有欺詐性、人為風險性,以及個人偏私融在其中的非程序性決策行為,其執行過程也必將捉襟見肘、漏洞百出,即便是執行者能力很強,辦事極富條理,能夠堅決地貫徹執行意圖,也隻能是更快更遠地偏離最初的方向,不可能收到較好的管理效果。因此,謹慎的正確決策,是順利執行的保證。

管理應用

年輕者的經驗——家樂福的成功經驗

法國家樂福四十四年的曆史甚至比不上一個長壽的老人,作為一個企業,它正值少年。在全球家族企業的排行榜上,家樂福顯得尤為年輕,但已貴為歐洲零售企業之首。由於成長在一個激進、民主、各方麵疾速被現代化的年代,家樂福很快學會了如何與當代社會保持同步,盡管它在內心始終恪守某種傳統。

1.重壓下的他鄉之路

法國大賣場和超級市場的迅速發展給小型零售商店造成了極大衝擊,這些小零售業主代表著法國一支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這與1960年代法國興起的反資本主義運動不無關係。政府不得不對在國內開設大型的超級市場加以限製,1972年通過立法對零售商征收專稅,作為對無法繼續經營的小型業主的養老補貼。

這對於那些1962年以後發展起來的零售商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家樂福每年交納的該項稅款差不多占它年銷售額的0.15%。1968年的五月風暴更加使法國社會深陷動蕩。第二年,比利時成為家樂福離開故土的首選之地。

1970年代中期開始,向歐洲以外國際市場的擴展開始了。巴西的家樂福是南美洲、同時也是整個美洲的第一站。直到1988年,家樂福才決定進軍美國,店址選在費城郊外,十八世紀中葉,這裏曾是美國民主的誕生地。但在美國的發展極不順利,1993年,家樂福不得不關閉了它在美國僅有的兩家大賣場,完全退出美國零售業市場的競爭。繼而,家樂福將戰略核心轉向崛起的亞洲市場。1995年中國第一家“家樂福”開張。到這一年,家樂福在國外擁有的分店已超過了它在法國本土的分店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