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阿西莫夫,這位享譽世界的科普大師和科幻泰鬥,是世界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以創作撰寫科幻小說和科普讀物而蜚聲文壇。他那非凡的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不斷對虛構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新探索,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和名望,為他的作品贏得了廣大的讀者。阿西莫夫一生以極其廣泛的題材出版了近500本書,讀者遍布全世界。他異乎尋常的想像力贏得了世人的尊敬和佩服,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冠名的《阿西莫夫科幻雜誌》,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誌。
阿西莫夫對科學有著精深的理解,對科學的本質有著深邃的洞察力。他不僅通曉現代科學的許多前沿課題,而且也非常熟悉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曆程;再深奧的科學知識,一經他的妙筆點綴,讀來便毫無生硬之感。卡爾·薩根在談到阿西莫夫時指出:“在這個科技的世紀,我們需要一位在科學和公眾之間起聯係作用的人物,沒有一個人能夠把這項工作做得像阿西莫夫那樣出色,他是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講解員。”
阿西莫夫的巨著《阿西莫夫最新科學指南》是一部全麵介紹人類以科學的方法為工具,努力探索宇宙奧秘的科普著作。其內容涵蓋了物理科學、生物科學及各個分支的發展狀況和所取得的成就,闡述了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交叉。阿西莫夫將內容的廣泛性與敘述的邏輯性完美地統一起來,他能在極其廣闊的知識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寫作的主線,從而揮灑自如,一氣嗬成。
阿西莫夫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歡迎,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書通俗易懂,妙趣橫生。在《阿西莫夫最新科學指南》這本書中,科學不再是深奧的、難以理解的東西,隻要你靜下心來,認真讀下去,就能一步一步地進入科學的殿堂,領略科學的迷人魅力。這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包羅所有自然科學領域基礎知識的科普名著。具有阿西莫夫式典型的簡潔、通俗和優美,所有對科學感興趣的人都應當收藏一套。
二、內容簡介
阿西莫夫為了使科學大眾化,作品幾乎遍及自然科學的每一個領域,其中最主要者當推《阿西莫夫最新科學指南》。這部“科學大綱”式的作品問世後,曆經數次修訂,至今暢銷不衰,堪稱阿西莫夫最成功、也最有影響的科普名著。
該書從“科學是什麼”談起,按科學自身的邏輯結構,依次闡述了宇宙、太陽係、地球、大氣、元素、粒子、波、機器、反應堆、分子、蛋白質、細胞、微生物,直至人體、物種、大腦、人工智能而結束全書。可以說,從微觀到宏觀,從物質科學到生命科學,該書內容幾乎涵蓋了自然科學的所有學科領域。作者以流暢的文筆,闡述了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交融關係,充分展現了作者駕馭語言和科學概念的高超藝術。
1959年5月,基礎叢書出版社的編輯雷昂·斯沃斯基找到阿西莫夫,約請他為成年人寫一本關於20世紀科學發展概覽的科普讀物,他對在一本書中要解釋如此眾多的科學項目而感到緊張和不安。他新結識的女友珍妮特·傑普森給了他勇氣和鼓勵:這個構想不錯,你肯定能寫好這本書。至此阿西莫夫不再猶豫。但隨即兩人又在書名上發生了爭執。斯沃斯基興許是受到蕭伯納《聰明女士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指南》一書的啟發,給阿西莫夫的這部新著取名為《聰明男人的科學指南》。阿西莫夫認為不妥,因為名字聽起來像是專門寫給優秀男士看的,這將會影響其銷量,因此建議將書名改為《科普指南》。但斯沃斯基卻不以為然,他相信他起的書名一定會產生好的促銷效果——因為買書的人即使不聰明,也是樂於將自己當作聰明人看的。阿西莫夫隻能就範。
令人驚訝的是,盡管創作前曾經有過惶恐,但阿西莫夫下起筆來卻是出奇地快:在不到三個月時間裏,他居然寫了40萬字。1960年2月,阿西莫夫將大部分書稿交給了斯沃斯基。因為篇幅太長,一卷無法出完,斯沃斯基打算將內容刪去一半。阿西莫夫憤怒地拒絕了這個提議,並以拒交最後兩章書稿、不退預訂金相“要挾”。斯沃斯基隻好同意分兩卷出書。但當阿西莫夫收到編輯過的校樣時嚇了一跳:全書至少有30%的素材被刪除了。於是他立刻找到斯沃斯基,要求將所有刪除的部分複原,但為時已晚。創作態度嚴謹的阿西莫夫捶胸頓足、痛心不已,將其視為恥辱之作,甚至在收到樣書時也懶得去翻一翻。可公眾與評論界卻不這麼看。該書出版後受到了廣泛的一致好評,並在獲得國家圖書獎提名後馬上成了暢銷書,同時取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該書本來是為成人寫的,結果也成了青少年的珍愛之物。1965年,該書經修訂後出了第二個版本《聰明人科學指南新版》,增添了類星體、激光等新的內容。隨著脈衝星、黑洞、大陸漂移、人類登月、全息攝影等新發現、新事物接連出現,於是阿西莫夫又對該書進行了修訂,1972年再版時將書名更改為《阿西莫夫科學指南》。在1984年第四次修訂再版時,阿西莫夫在前言中說:“因為過去每一個新版本我都換一個書名,所以這次也不例外。這次的書名為《最新科學指南》。”人類有史以來的大多數重要科學成果,已被阿西莫夫收入在此書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