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模塊1 刀工(1 / 3)

主要內容

通過本項目學習,使大家了解刀工的基本知識,掌握刀工的基本要求和操作姿勢,熟練掌握各種刀法的運用和刀法的種類以及食品雕刻的內容。了解刀工在烹製菜肴過程中的重要性。

學習目標

1.刀工

2.刀工的基本技法

3.原料的刀工美化

4.原料的形態

5.食品雕刻

能力培養

通過學習本模塊,了解刀工的意義和在製作菜肴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刀工的基本要求,掌握刀工的基本操作姿勢,了解刀具的種類和用途。

知識拓展

1.烹飪原料的理化性質

2.烹調和食用的基本要求

一、刀工的意義

中國烹飪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豐厚的文化遺產。眾所周知,中國之所以在世界上享有烹飪王國之美稱,離不開中國菜肴的八大特點(選料講究、刀工精細、配料巧妙、烹調方法多樣、菜肴品種豐富、口味豐富多彩、精於運用火候、講究盛裝器皿)。其中,精細的刀工,加以巧妙的製作,是使每道菜肴都能體現烹調藝術魅力的關鍵之一。

何謂刀工,刀工是指根據烹調和食用的要求,運用不同的刀法,將烹調原料加工成一定形狀的操作過程。

菜肴原料的種類繁多、性質各異,如果隻經過初步加工而未經刀工處理,不便於直接烹調或者雖經過烹調卻不便於食用,隻有運用不同的刀法將多種多樣的原料加工成大小一致、厚薄均勻的各種形狀才能合乎烹調和食用的要求。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經過烹調技術人員的不斷改進創新,對刀工的要求已不再局限於改變原料的形狀,而是要求進一步美化原料的形態,使製成的菜肴不僅滋味可口,而且形象悅目。

我國的菜肴講究色、香、味、形、器,而其中的形與刀工有著密切的關係。幾千年來,經過我國勞動人民,特別是從事烹調工作的技術人員不斷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出很多精巧的刀工技術,使我國烹調技術中的刀工,不僅有技術性,而且具有較高的藝術性。

二、刀工的基本要求

(一)要與烹調密切配合,適應烹調的要求

除了有些原料是在烹調後進行刀工處理的以外,刀工一般是為烹調前做準備的一道工序,以使原料達到所要烹製菜肴特點的要求。例如,汆、爆等烹調方法所采用的火力較大,烹製的時間較短,成品要求脆、嫩、鮮美,原料以薄小一些比較適宜,如果原料的形狀過分厚大,就不宜入味和成熟。而燉、燜等烹調方法所采用的火力較小,烹製的時間也較長,成品要求酥爛味透,原料以厚大一些比較適宜,如果原料的形狀過分薄小,就易碎爛或成糊狀。再如以燒、烤等烹調方法烹製的菜肴,如烤鴨、叉烤等,則需要形態完整的整隻、整塊的原料。

此外,各種原料還有脆、硬、韌、鬆、軟、有骨、無骨等區別,刀工處理也應有所不同。例如,同是剁塊,有骨的原料應比無骨的塊適當小一些;同是切絲,質地鬆軟的應比質地堅硬的適當粗一些等,隻有根據原料的不同性質和烹調的不同需要來進行加工,並在烹調時掌握好火候,才能使烹製的菜肴符合色、香、味、形俱佳的要求。

(二)經過刀工處理的原料形狀要整齊、均勻、利落

經過刀工處理的每一種原料,不論是塊、絲、片、條、丁、粒或其他任何形狀,必須整齊劃一、粗細薄厚均勻、大小一致、長短相等,而且利落清爽。如粗細不勻、長短不齊、大小不一、出現連刀現象,不但會影響成品的美觀,而且會造成成熟程度不一致的現象。例如,同時烹調的原料,有粗有細,或有薄有厚,細的薄的先熟了,而粗的厚的還沒有熟,或者粗的、厚的剛熟,而細的、薄的已經老了、糊了或燒焦了等。所以,經過刀工處理後的原料必須整齊、均勻,不要出現藕斷絲連、相互粘連在一起等現象。刀工處理的原料要達到上述要求,除了平時練好基本功外,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