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養
通過學習本模塊,了解刀工美化在製作菜肴過程中的作用,掌握各種花刀的操作方法。
知識拓展
1.烹飪原料的物理性質
2.烹調和食用的基本要求
一、刀工美化的概念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中的美有更多的要求。於是,出現了一種與實際需要相聯係的藝術。這種藝術滲入到傳統的菜肴中,使“形”的加工,更富有藝術感,更帶有時代的色彩、氣息,更符合當代人的飲食心理需要。菜肴藝術造型的出現離不開精湛的刀工,菜肴造型必須突出藝術美感的效果。菜肴的“形”與刀工有著密切的關係,刀工是決定原料的形狀,經過刀工處理的原料應有助於美化菜肴的形態,不論是丁、絲、條、片、塊、粒、蓉泥及其他形狀都必須處理得當,厚薄均勻,大小一致,長短相同等。這就是美化菜肴形態的基本要求。刀工美化主要是指混合刀法,就是用不同的刀法,作用於同一原料,在原料表麵剞上一定深度的刀紋,使原料直接或經加熱後呈現出各種不同的美麗形體。
二、刀工美化的作用
(1)便於烹調原料烹製加熱。
(2)便於調理烹調原料的滋味。
(3)便於食用。
(4)便於美化菜肴的形體。
(5)便於保持烹調原料固有的性質。
三、常用花刀的幾種鍥法
用鍥刀法改刀的花形種類繁多,都是在剞時調換角度區別開的。根據加熱後的形狀,可分為麥穗形花刀、荔枝形花刀、菊花形花刀、蓑衣形花刀、卷形花刀、魚鰓形花刀、梳子形花刀、蜈蚣形花刀、蝴蝶形花刀、鳳尾形花刀、柳葉形花刀等。以下僅舉幾例常用花形的剞法。
(1)麥穗形花刀 它是先用斜刀反片完原料後,再轉換好角度,用直刀法剞完原料,然後切成長方形的塊,加熱後即成麥穗花形。
(2)蓑衣形花刀 在原料的一麵像剞麥穗形花刀那樣剞一遍,再把原料翻過來,用推刀法剞一遍,其刀紋與正麵斜十字刀紋呈交叉狀,兩刀剞的深度應均為4/5,再將原料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即成。
(3)荔枝形花刀 剞法與麥穗形花刀基本相同,區別是斜刀、直刀的深度、刀距要相等。剞完後,改成象眼塊,加熱後即成荔枝花形。
(4)菊花形花刀 先在原料上用斜刀剞,然後把原料轉換角度,再用直刀剞,剞完原料後,再切成5厘米見方的塊,過油加熱後即成菊花花形。
(5)卷形花刀 先將原料的一麵剞上十字花刀,其深度為原料厚度的2/3,然後改成長方塊,加熱後成為卷形的一種方法。
(6)魚鰓形花刀(又稱眉毛花刀) 先在原料內側用直刀順長推剞出若幹條平行刀紋,進刀深度為4/5,再將原料轉動90°角,然後第一刀用斜刀拉剞上深度為3/5的刀紋,第二刀用斜刀拉片的方法將原料斷開成連刀片,加熱後即成魚鰓片。
(7)梳子形花刀 先用直刀剞出刀紋,再把原料調轉90°切成片,加熱後形成梳子形。
(8)柳葉形花刀 這種刀法一般用於剞魚,先在魚身中央,從頭到尾順長剞一刀長紋,並以這一刀紋為中線在兩邊斜剞上距離相等的刀紋,即成柳樹葉狀。
(9)蜈蚣形花刀 常以豬黃管為原料,先將豬黃管洗淨,放入湯鍋內用慢火煮約2小時取出,撕去油筋用筷子翻過來,然後用直刀法每隔一分剞一刀,而後每隔一格對角斜剞一刀,切至原料1/2處,即成蜈蚣形。
要點提示
1.刀工美化的作用
2.常用花刀的幾種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