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模塊2 氣體介質(1 / 1)

能力培養

1.掌握氣體介質的特點與類型

2.掌握氣體介質的成品特征

知識拓展

1.氣體介質的類型

2.氣體介質的應用

蒸鍋在烹飪中廣泛使用,蒸鍋的氣體介質主要是以水蒸汽的熱對流烹製菜肴,在原料的初步熟處理、幹貨原料的漲發以及烹調時都有應用,原料用蒸汽加熱的過程是水的預熱、汽化和過熱的過程。

1.蒸鍋的特點

(1)衛生條件好 蒸汽作為傳熱介質,對環境無汙染,不產生有害物質,有利於人體健康。

(2)適用範圍廣 既適合於體大原料,又適合於體小原料;既適合於動物性原料,又適合於植物性原料;既適合於菜肴又適合於麵食。

(3)營養損失少 既沒有營養成分隨介質流失,也沒有因高溫加熱而產生的有害物質對原料造成的汙染,因此能較好的保持原料的營養成分及風味。

(4)加熱均勻迅速 在設備完好、操作規範的情況下,蒸汽作為傳熱介質能夠形成穩定均勻的溫度場。蒸汽靠對流作用將熱量傳給原料,原料在蒸汽的包圍下均勻受熱,成熟的速度很快。不僅如此,蒸汽所散發的熱量還高於同溫度的水,原料吸收的熱量主要是水蒸汽凝結成水時放出的凝結熱,單位質量的水蒸汽(千克)變成同溫度下的水所放出的熱量為500千卡以上。而同質量的水(千克)降低1℃所放出的熱量僅為1千卡。所以,以蒸汽為傳熱介質原料成熟快。

(5)保質、保味及保形 在烹調加熱中,汽烹使用的頻率雖然沒有水、油、鐵鍋等加熱方式高,但它卻有著其他加熱方式無法替代的性能。蒸汽是霧化了的水分子,因而不具有水的滲透性。在這樣的加熱環境中,原料本身的質地不被破壞,氣味和營養成分也可保存下來。蒸汽是依靠氣體對流來加熱原料,避免了液體對流時產生的撞擊,不會破壞原料的原有形態,中餐中有許多花色菜肴就是倚仗汽烹的這個特性烹製完成的。

(6)調味難和入味難 蒸汽傳熱雖然有許多明顯優點,但也存在許多不利烹調的因素,其中不易調味和入味難是烹調中的最大不便。第一,原料在封閉的蒸具中,正式烹調時根本無法調味。第二,水蒸汽不同於水,不具有攜帶調味品向原料中滲透的功能,為了解決此問題,經常利用加熱前和加熱後兩個調味機會進行調味。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調味品的滲透在加熱前使原料有一個基本味,在加熱結束後再對菜肴的味道進行補充,以改變蒸汽傳熱給調味帶來的不利影響。例如“清蒸魚”,魚改刀後用適當的鹽、紹酒、味精、蔥、薑醃製後加熱,當魚熟後從蒸具中取出時,再將滲出的湯汁倒入鍋內,重新調味後澆在魚身上。這兩次調味基本可以使魚形成令人滿意的口味。

(7)不利於菜肴色澤 蒸汽作為傳熱介質,限製了焦糖化反應,成品色澤不發生本質變化。

2.蒸鍋方式的類型及成品特點

在烹調加熱中,可以利用汽化的兩種形式蒸製菜肴,不同的形式會形成不同的成品特點。

(1)蒸發狀態的蒸 蒸發是汽化的初級形式。當水的表麵為自由空間時,動能較大的分子會克服表麵張力飛散到空間,這種在液體表麵進行的汽化過程叫蒸發。用蒸汽加熱原料,水沸騰前均為蒸發過程,屬不均勻溫度場,溫度也較低。水量充足、火力適中、蒸汽衝力不大,是蒸發狀態下加熱菜肴的必備條件。火力過大會使蒸汽衝力過猛,導致菜肴起蜂窩眼、變老、變色、味道減弱,有些造型菜還會因此衝亂形態。當火力過大難以調整時,可采用放氣辦法降低蒸汽壓,以阻止流體沸騰。

主要適用新鮮度高,細嫩易熟不耐高溫的原料,如蛋糕、蓉泥、魚片、蝦片等。成品特點是形態完整、暄軟鮮嫩。

(2)沸騰狀態的蒸 沸騰是汽化的另一種形式,是一種強烈的汽化。液體加熱後產生氣泡,當氣泡內的蒸汽壓等於或大於氣泡外壁所受壓力時,氣泡升至液麵破裂,蒸汽由此產生,液體處於沸騰狀態,並放出較高的熱量,屬於均勻溫度場。水量充足、火力強、蒸汽衝擊力大、溫度高,是沸騰狀態下加熱菜肴的必備條件。這類加熱最緊要的是正確判斷原料的成熟度。至於成熟標準,應依原料的性質和成品菜肴的特點來定。另外,這種蒸法用於初步熟處理也很多。

主要適用於體積較大、韌性較強不易成熟的原料,如雞、鴨、肘子、肉類等。成品特點是鮮嫩適口、酥爛脫骨。

要點提示

本模塊主要講述了氣體介質的特點、類型及成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