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通過本項目學習,熟悉烹調方法,靈活掌握菜肴的命名方法。
學習目標
1.烹調方法簡介
2.菜肴的命名方法
能力培養
1.熟悉菜肴製作工藝流程
2.掌握菜肴的烹調方法
知識拓展
1.烹調原理
2.熱傳遞知識
菜肴是經過一係列工序製作形成的,大多是手工操作,一般的工藝流程包括菜肴原料的選擇、菜肴原料的初加工、菜肴原料的細加工、臨灶成菜四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包括若幹技法內容。根據成品菜肴的溫度和製作工序、方法的不同,菜肴分為冷菜和熱菜。
一、菜肴製作工藝流程
(一)菜肴原料的選擇
本工序就是對菜肴原料進行品質鑒定與質量選擇的過程。菜肴原料是製作菜肴的基礎,原料的優劣關係到菜肴的質量。菜肴製作工藝的第一步是選擇好的原料。
(二)菜肴原料的初加工
菜肴原料的初加工,是在選擇原料後進行洗淨汙穢、去淨雜質,獲得適合烹調應用的淨料的過程,是菜肴製作工藝的工序之一。包括動植物原料初加工,分檔取料和出肉、出骨以及幹貨漲發等。原料經過初步加工,為下一步菜肴原料細加工做好準備。
(三)菜肴原料的細加工
菜肴原料的細加工,是對經過初步加工後的菜肴原料進行切削、雕刻、焯水、汽蒸、過油、走紅、掛糊、上漿、拍粉、配菜等一係列加工的總稱。是菜肴製作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臨灶烹製提供條件,習慣上將原料的切削、雕刻合稱為刀工;焯水、汽蒸、過油、走紅等合稱為初步熟處理;刀工、配菜又合稱切配。
(四)臨灶成菜
臨灶成菜,就是將經過切配等細加工的原料,加熱、調味製成菜肴的工藝,多為菜肴製作工藝的最後一道工序。臨灶成菜以烹製和調味為中心,其工藝內容包括用火、勺工、烹製、調味、製湯、勾芡和裝盤等。臨灶成菜是保證菜肴質量的最重要的基本功。
二、烹調方法簡介
靈活掌握烹調方法是菜肴製作工藝的關鍵,是前人寶貴的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菜肴原料取材非常廣泛,由於菜肴原料的性能、質地、形態各有不同,菜肴在色、香、味、形、質諸質量要素方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以各地菜肴的風味特點不盡相同,因而製作過程中加熱途徑、糊漿處理和火候運用也不盡相同,這就形成了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烹調方法。
熱菜的烹調方法,就是把經過初步加工和切配成形的原料,通過加熱和調味,製成不同風味菜肴的操作方法。我國菜肴品種雖然多至上萬種,但其基本烹調方法則可歸納為炸、溜、爆、炒、烹、燒、煮、燉、燜、蒸、扒、汆、煎、貼、燴、煨、烤、油浸、鹽焗、拔絲、蜜汁等30餘種。
冷菜的烹調方法有:拌、熗、醃、鹵、醬、酥、卷、凍、熏、白煮、掛霜等。
(一)熱菜烹調方法
1.炒
炒,就是將經過刀工處理的成形較小、質地脆嫩的菜肴原料,放入小油鍋內,用中、旺火在短時間內用手勺攪拌加熱成熟的烹調方法。
炒,按其初步熟處理及原料成形的不同情況,可分為生炒、熟炒、幹炒(幹煸)、滑炒、清炒、抓炒、軟炒、米炒、爆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