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章 和盤托出(1 / 2)

有一次,薛定山向方臘問道:“方爺,原來我們一碗刀削麵賣十五文,一盤麻婆豆腐賣三十五文,現在兩個一起賣,隻賣四十五文,我們是不是賣虧了?”

方臘樂道:“老人家,這是一種很玄妙的經商竅門,表麵上看,我們是少賺了點。其實不然,原來隻想品嚐麻婆豆腐的客人,他為了便宜五文錢,就必須再多買一碗刀削麵,也就是說,原來隻想花三十五文錢的客人,他最後是花了四十五文錢,比原來多花了十文錢。雖說我們賣的麵菜,單價似乎降低了,但是銷售量卻提高了不少,賺的隻會比原來多。每個人都以為是自己占到了便宜,但最占便宜的,實際上卻是我們。”

薛定山聽得似懂非懂,基本上沒有聽明白方臘說得這一套套的經商理論,不過,他總算弄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眼前這個叫方十三的小夥子不簡單。

轉眼之間,兩個月已經過去,天氣漸漸轉涼了,薛家飯館的生意是越來越好,每天的營業額都達到了三、四十兩白銀,每天的盈利也有十餘兩之多,已經成為了建德城內最賺錢的飯館。而隔壁醉香閣的生意則是一日不如一日,看樣子離關門也不遠了。

隨著薛家飯館的生意日益紅火,方臘、薛定山等幾個人已經忙不過來了,於是方臘從青溪縣抽調了六名精明能幹,懂點廚藝的青竹幫幫眾過來幫忙,總算將飯館的生意維持了下來。

雖說方臘在與黃家醉香閣的商戰中大獲全勝,但柳家滅門案和威遠鏢局劫殺案卻毫無進展,一點有價值的線索都沒有,方臘為此很是悶悶不樂。

一日,天色已晚,方臘看看店中已經沒有什麼客人了,正要吩咐韓明關門打烊,突然一陣爽朗的笑聲從門外傳來,“韓老弟,這麼早關門幹嗎,我才剛來啊!”

韓明抬眼望去,看見來人,哈哈笑道:“高將軍,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莫非今天晚上又沒有地方吃飯了?”

來人正是睦州兵馬副都監高玉,自從薛家飯館推出各種美味川菜後,高玉來的次數就頻繁起來,隔三差五的就來一趟,而且都是趕著飯館快打烊的時候來,一來二去的,店裏的一幫兄弟都和他混熟了,拿他也不當外人。

高玉佯裝發火,對韓明道:“你知道什麼,我今天來可是有正經事的。”

韓明小聲嘟嚷了一聲:“你能有什麼正經事,喝酒吃飯就是你最大的正經事。”

此時方臘早已迎了上來:“高將軍,快裏麵坐,今天讓你嚐嚐小店新推出的一道菜肴――酸菜魚。”隨即轉身吩咐道:“韓明,去廚房讓兄弟們整幾道拿手菜,今晚我們陪高將軍喝一杯。”

高玉忙道:“方爺,先不要著急上菜,我今天帶了一位朋友過來,他也是久仰你方爺的大名,非要登門拜訪你不可。”說完,高玉朝門外喊道:“道原兄,進來吧,一個人在外麵喝西北風啊。”

話音剛落,一位中年男子從門外四平八穩地踱了進來,身材不高,白麵無須,穿著一件破舊但很幹淨的大褂,沉穩而不浮躁,讓人頓生好感。高玉一指中年人,向方臘介紹道:“這人就是我的朋友,姓張名道原,他早就和我說了,要來拜訪方爺,但他事太多,所以一直拖到了現在。”

方臘一驚,向那中年男子一拱手道:“先生莫非就是建德縣知縣張道原張大人?”

中年男子灑脫地一搖頭,說道:“什麼知縣,什麼張大人,在下就是一介草民張道原而已。唉,當官不能為民做主,還不如不做這官。”

高玉在旁插嘴道:“這個家夥自從做了建德縣知縣後,整天就神神叨叨地,一心想為民做主,做個包拯似的清官,但可惜在這睦州官場,做個清官比殺個人都要難上百倍,因此他動不動就想罷官還鄉,回家種田去。方爺,你不要理他。”

方臘聽說這中年男子正是建德縣知縣張道原,頓時肅然起敬,說道:“張大人的清正廉明,在下是久有耳聞,今天張大人能光臨小店,真是蓬蓽生輝,三生有幸啊!”

高玉在旁聽得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怪聲怪氣道:“方爺,你什麼時候也這麼酸了,搞得我老高好不習慣。”

張道原微笑道:“方爺,你不必太客氣,我和高玉相識多年,當年若不是有他相助,我恐怕早就死在牢獄之中了。高玉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你我朋友之間,不存在什麼身份、職位的差別,何必搞得如此生分。再說方爺的大名,我是早就如雷貫耳了,方爺力挫黑虎堂為民除害,又將青竹幫整頓得風生水起,現在這薛家飯館也是名聲鵲起,說實話,方爺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好漢。”

高玉實在是憋不住了,囔囔道:“我說你們兩位這樣互相吹捧有意思嗎?我可是還沒有吃晚飯呢,肚子都餓了三、四個時辰了,我們能不能先吃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