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三章 木盒(2 / 2)

銅板上工工整整地以陽文的方式,雕刻著十六句詩,每句詩均是十四個字,總計二百二十四個漢字。方臘將十六句詩從頭到尾念了一遍,發現這些詩句上下之間沒有任何聯係,根本就是毫無章法的堆砌。如第一句詩句是“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描寫的是舟行江中的美妙景色;第二句詩句是“遙聞獨醉還惆悵,不見金波照玉山”,則描寫詩人在月夜之下的傷感心情,和第一句詩句的意境大相徑庭。

方臘盯著銅板上的十六句詩,緊皺著雙眉,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搜遍了整個山洞,這塊銅板是唯一的發現,說它不是打開石壁的機關,方臘打死也不相信;但這個機關該如何破解,方臘卻又一籌莫展之中。

無奈之中,方臘拿出了那張藏寶圖,期望在圖上找到些線索。當方臘的目光落到圖上的那四句話“日照香爐,遙看金烏,臥薪嚐膽,重整大越”時,像閃電劃過天空一般,方臘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性。

方臘極力克製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再次細細誦讀銅板上的十六句詩,果然不出方臘所料,銅板上的第一句詩中含有一個“日”字,第二句詩中含有一個“照”字,第三句詩中含有一個“香”字……最後一句詩中含有一個“越”字。

方臘知道自己找到了打開石壁的關鍵,現在該是動手的時候了。伸出略顯顫抖的食指,方臘按向了第一句詩中的“日”字,凸出的“日”字在方臘這一按之下,向下壓了約幾寸,緊接著石壁發出了一陣輕微的軋軋聲,片刻之後就安靜了下來。此時的方臘格外的小心,生怕自己按錯任何一個字。片刻之後,方臘將十六個字均按了下去。當方臘將最後一個“越”字按下去的時候,石壁之後發出了一陣比此前響亮許多的軋軋聲,隨後石壁也開始了不停的顫動。一盞茶的功夫之後,石壁後的聲響漸漸消失了,石壁開始緩緩裂開了一道小裂縫,在方臘期盼的注視下,裂縫越來越大,直至擴大到一丈多寬的時候,方才停了下來。

看著石壁背後的一片黑暗空間,方臘並沒有急於進去。方臘知道,像這樣的藏寶地點,裏麵肯定是機關重重,自己貿然闖進去,估計是死無葬身之地。反正自己有的是時間,也不急在這一點點功夫,回去好好準備一下,這才是正道。方臘打定主意,準備過幾天籌劃充分後,再來探探這藏寶洞。

第四天上午,方臘再次進入了山洞,點燃手中的火把,方臘氣貫全身,做好了應對一切危險的防備,踏進了山壁之後的重重黑暗之中。石壁之後是一道長長的甬道,不斷向上傾斜著。方臘一路行來,遇到了不少的機關,但這些機關在周侗老人所著的《桃穀筆記》中均有詳細的描述,對方臘來說自是小事一樁,不過破解這些機關還是浪費了方臘的大把時間,等方臘走完這道長達數裏的甬道,已經是午後時分了。

甬道盡頭是一間石窟,不大的石窟中整整齊齊堆放著二十多個箱子,每個箱子均是約兩尺見方,箱子外用一道道銅條包紮的嚴嚴實實。方臘拔出青風劍,將一個箱子外的銅條小心地挑去,輕輕地掀開了箱蓋。雖然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第一眼看到箱子中的物件,方臘還是大吃了一驚。

滿滿一箱子的金銀珠寶,散發出各式各樣的珠光寶氣,在火把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方臘隨手從箱子中拿起一件漢玉檀柄如意觀賞起來,這件漢玉如意長約一尺半,通體乳白,溫潤而澤,放在手中,即使在這嚴冬時節,也散發出陣陣暖意。方臘雖說對珠寶玉器並不在行,但也知道這件漢玉檀柄如意不同凡響,放到前世的拍賣會上,怎麼也能拍出個幾百萬元。

方臘一邊翻看著箱子中的珠寶,一邊對大越羅平皇帝董昌的斂財能力暗自驚心,一個從節度使起家的地方軍閥,做了不到兩年的皇帝,居然積累下如此多的財富,這滿滿一石窟的金銀珠寶,不知是搜刮了多少的民脂民膏才積累下來的,而且這還隻是董昌藏寶的一部分而已,方臘對中國古代封建官僚乃至皇帝的窮奢極侈有了新的認識。

方臘的目光掃過這些裝滿了財富的箱子,突然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木盒映入了他的眼簾,這個小木盒夾雜在一堆箱子中,若不留意,根本就不會發現。方臘大感好奇,右手揚起,將木盒吸入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