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是一種十分廣闊的廉價而無汙染的可再生能源。它正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和利用。太陽能汽車通過反射鏡把太陽光聚焦,形成高溫的熱源,這就是太陽灶。利用太陽灶可以燒水作飯,具有不用燃料、清潔衛生、造價低的優點。目前日本已有300萬戶人家安裝使用了太陽能溫水器,占全國總戶數的10%。晴天,一般水溫為14℃,室內水溫中午為34℃,下午為45℃,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偏僻無電農村,多少世紀來過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晚間缺乏照明,生活不便,文化落後。為擺脫這種愚昧落後的狀態,許多國家近年來對利用太陽能照明有著濃厚的興趣。巴基斯坦的荒僻地區正在試用太陽能電池發電,用以解決鄉民的照明供電問題。他們測算,如果太陽能電池使用壽命能達到25年,就比點煤油燈還合算。
澳大利亞兩位冒險家,駕駛一輛以太陽能為動力的汽車橫越澳大利亞,曆時20天,行程4000公裏。他們在車頂上安裝了一個鋁製的太陽能收集器,它不僅能捕捉太陽能,還能把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儲存在普通的汽車蓄電池裏。蓄電池向驅動後輪的一台電動機提供動力,汽車可以每小時以65公裏的速度行駛。
美國研製了一種可以連續飛行的太陽能飛機“挑戰者”號。功率2千瓦的發動機,是靠裝在機翼和穩定器上的15000個太陽能小板塊產生的電力發動起來的。“挑戰者”號在1981年7月飛越了英吉利海峽。設計者認為,這種無人駕駛的飛機,白天可飛高到30000米的高空,晚間逐漸下降,到黎明前還有足夠的儲備高度,以保證太陽出來時能重新飛高,用這種方法,飛機能在空中無限製地長期飛行。
另一種型號的太陽能飛機“坦哈斯”號,正在進行把矽蒸汽沉凝在機翼和穩定器蒙皮上的試驗。這種工藝大大地簡化了大型太陽能電池的製造過程。
太陽能飛艇也已問世。1981年8月22日,一個充滿熱空氣的氣球在英國上空升起,經過2小時10分鍾,在法國降落。飛行距離大約80公裏,最大高度達1200米。它是靠太陽加熱氣球氣囊內的氣體為動力的。在尼龍氣囊的表麵塗有一種隻能向球內單向傳熱的薄膜。熱能就是被這種薄膜吸收進去的。
因此,不少專家預言,太陽能可能成為21世紀人類主要能源之一。
德國科學家達爾伯格,在一次國際太陽能討論會上預測說,到2030年,全世界太陽能發電總量將相當於每年用750億噸煤的火力所發的電量。那時太陽能將為全世界提供充足的電力。據他提出的方案,人們在阿拉伯半島、撒哈拉沙漠和美國西南部地區,將首先建立許多巨大的能量收集中心,總麵積可達20多萬平方公裏。
達爾伯格宣稱,首先要建造兩座1000兆瓦發電能力的巨型光生伏特發電站。他把這一計劃列為第一個十年計劃。在這一階段,太陽能電池的性能將更完善,功率將會更大;在建造兩個大型太陽能電站的同時,分別建造多座不超過850兆瓦的較小電站。
第二個十年計劃,將在阿拉伯半島建造10座1500兆瓦容量的同類電站。所得電能將用於就地生產太陽能電池和必要的機械部件。這一階段後期,將在撒哈拉西部和美國西南部建造另外兩組大型太陽能電站。這期間,所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大部分將用於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第三世界各國設立太陽能收集場。所得能量主要將用於工農業生產。到第二階段結束時,投產的電站每年發電能力將達40000兆瓦。
第三階段將開始用太陽能電力生產氫氣。估計,在60年內將在全世界有選擇的地區建立40000座太陽能氫氣廠。屆時它將先把太陽光轉變為電能,然後再把水電解成氫氣和氧氣。人類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使用太陽能的路子將更廣更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