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太陽能海洋溫差發電正在異軍突起。有人作了計算,太陽不停地向宇宙空間放射著熱量,其中隻有二十億分之一的熱量達到地球外麵包著的一層大氣層上,然後經過大氣層的吸收和反射,到達地麵上的太陽能仍然高達80億千瓦,這相當於每秒鍾燃燒550萬噸煤所產生的熱量。如果其中的45%用來加熱熱帶海洋的水層,再把熱帶海洋的一半用來進行溫差發電的話,那麼熱帶海洋的水溫降低1℃,能夠發出的電力就達600億千瓦。全世界的人口總數若以60億計算,平均每人用電10千瓦,也隻不過600億千瓦!海洋溫差發電的遠景是多麼的誘人啊!
海洋溫差發電比起陸上的太陽能熱力發電設施來,還具有一些獨特的優點。首先,它不需要耗費巨大投資的采能設備,因為海洋本身便是一個天然的采能設備;其次,由於海洋水溫晝夜之間的變化不大,因此無論是在白天或夜晚,它都可以照常地運行;而陸上的太陽能熱力發電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增加一套白天將能量貯存起來,以供晚間使用的貯能裝置。此外,它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麵積。所有這一切,使它顯得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
我們偉大的祖國地處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遼闊的領土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溫帶之間。沿海島嶼星羅棋布,擁有廣闊的領海。不僅如此,太平洋北赤道海流的主流,也就是世界著名的“黑潮”暖流(又稱台灣暖流),終年流經台灣以東的海域,然後分成兩股,一股北上流入東海,一股南下進入南海。南海是我國最大的領海,它的麵積約為360萬平方公裏,等於渤海、黃海、東海的總麵積的3倍,這裏的表層水溫年平均在27℃以上,最高水溫可達36℃以上,最低水溫亦在17℃以上。因此有著優越的海洋溫差發電的自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