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灰塵既然能飄浮在空中,一定比空氣輕,就像木頭漂浮在水麵上是由於它的比重比水小一樣。
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知道,灰塵主要是由極細的石頭末、煤炭末、木頭末等組成的。可是,石頭、煤炭、木頭比空氣重很多。木頭的比重在0.2—0.8克/厘米3之間,水的比重為1克/厘米3,石頭、煤炭的比重比水還要大。而空氣的比重是多少呢?僅為0.00129克/厘米3。木頭、石頭等的比重和木頭末、石頭末的比重是一樣的,看來,相同體積的木頭末、煤炭末、石頭末等都比空氣重。所以說灰塵比空氣輕是完全錯誤的。
既然灰塵比空氣重,它們就應該像石頭落地一樣,向下落呀。這個想法對不對呢?經過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平穩的空氣中,它們的確是在下落,不過在下落過程中,由於灰塵顆粒小,麵積大,受到空氣的阻力很大,所以下落的速度緩慢極了,而且隻要有一股微小的氣流,又會使它們“隨風飛揚”起來。因此,說灰塵飄浮在空氣中是不夠確切的,準確地講,應該說灰塵在空氣中飄遊、飄落、飄舞、飄蕩。
根據這個道理,我們明白了,在相同情況下,晚上桌麵上落的灰塵要比白天多。因為白天人來人往,灰塵也會隨著不停地飄動;晚上無人走動,空氣平穩了,灰塵就會緩慢飄落,雖然速度很慢,但是總會有一部分落在桌麵上。
同樣,雲朵飄在空中,也並不是因為雲朵比空氣輕。雲裏主要是水滴,而相同體積的水滴比空氣重800倍呢!它能飄在空中不掉下來,那主要是由於上升熱氣流的影響。另外,由於水滴很小,運動起來受到的阻力卻比較大,下落比較困難。如果小水滴互相結合起來,變成大水滴時,就會很快落下來。平時,我們看到下大雨時,雨點落得很快,而下毛毛細雨時,雨點是緩慢地飄落下來的,就是這個道理。古代神話中說,神仙鬼怪都會“騰雲駕霧”,那是不可能的。其實雲霧都比空氣重,靠它們是上不了天的。隻有熱空氣、氫氣、氦氣等才比空氣輕,人類就是利用熱氣球最早實現了升入天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