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人體生理解秘(2)(2 / 3)

科學家發現,在和那位感覺不適的婦女同桌的用餐者中,有90%的人後來聲稱自己食物中毒。而在另外幾桌的就餐者中,受傳染的幾率與他們離嘔吐者的距離有明顯聯係。

在與那位婦女鄰桌的用餐者中,超過70%的人生了病,而在靠餐館另一頭的餐桌用餐的人當中,生病的比例隻有25%。

這次食物中毒的元凶是一種常見的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病毒。這種病毒也許就是那位婦女帶進餐廳的。

當她感覺不適而嘔吐,嘔吐物中的傳染源就通過空氣傳播布滿了整個餐廳。

研究人員說,充滿了病毒的嘔吐物也許是另外許多神秘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

他們補充說,為了預防傳染,餐館的服務員也許需要清潔更大範圍的地方,而不像現在這樣僅僅把嘔吐者身邊的地方打掃幹淨。

肥胖之謎

醫學家們把超過標準體重15%的人稱為肥胖者。普遍認為,肥胖不利於健康。所以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衣帶變長,壽命變短”。有統計表明,如果超過正常體重8~10公斤,其中將有20~25%的人要減少壽命;如果超過20公斤,大約有50%的人減少壽命;如果一個人超重20~30%,那麼他將減少壽命4年。更有人認為,40~45歲,體重增加1磅,死亡率增加1%;肥胖男子的死亡率比正常體重的男子要高80%,低於正常體重的人,死亡率最低。因為肥胖增加心髒的負擔;大腹便便,隔肌活動不好,影響呼吸功能;肥腸滿肚,容易出現便秘、鼓腸和痔瘡。厚脂不利於皮膚散熱,因而出汗增多,消耗體力。高血壓,糠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等,也容易在肥胖的基石出上發展。

然而,1982年5月20日,《健康報》刊載一篇文章說:美國老年學家,國家老年問題研究所所長恩德列斯教授對600萬人進行了40次調查,發現加利福尼亞州77歲的老年人,體重超過標準體重10~20%的死亡率最低。在芝加哥的一次調查表明,壽命最長的是那些超過正常體重25~30%的人。認為肥胖並不損害健康的人說,胖人比瘦人更經得起疾病的消耗,更能忍受對癌症等疾病的化學療法。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基思博士以歐、美、日等國12000人為對象,分析了過去20年間的數據,得出了“隻要不是高血壓,肥胖並無害處”的結論。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為胖一點或瘦一點而憂心忡忡,大傷腦筋。然而,過度肥胖無論從儀表上,健康上或工作上都十分不妙,所以引起人們的重視。

當今世界,肥胖已成了不少西方國家的社會病。據德國營養協會報告,55%的德國婦女和47%的德國男子患肥胖症。為了研究肥胖的秘密,日本等國成立了專門的肥胖研究會,英國的約翰。利貝公司還出版了《國際肥胖雜誌》。這是當今世界上惟一的專門研究肥胖的雜誌。到現在為止,已召開5次國際肥胖會議研究和探討肥胖的秘密。

那麼,肥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對絕大多數肥胖者來說,真正的原因正是吃得太多而活動太少。

現在世界上最胖的人是奧地利的阿爾伯特.佩爾尼奇。他出生於格拉茨城的格拉特科恩,今年30歲,體重399公斤,打破了世界胖人的最高紀錄,所以被英國圭內斯出版社列入《世界奇聞》一書。他坐的椅子用堅實木料特製而成,重達100公斤,坐板有1米多寬。他坐在椅上睡覺,如果躺倒,就無法再坐起來。他住在二樓,為了從樓下爬到樓上,需要4個小時。

阿爾伯特的食量大得驚人。每天早餐,他要吃8隻大麵包,1公斤可樂,外加香腸和奶酪等輔助食品。他母親每月的退休金為6500先令,幾乎全用作他的飯錢。

科威特最重的胖子哈利勒.易卜拉欣也是個食量特大的人。他現年36歲,體重320公斤。每頓早餐,他要吃15個煎蛋,5個大餅和許多幹酪。全天要吃半頭羊,兩打雞蛋,10個餡餅,幾公斤大米,蔬菜和其他食品。

可是,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吃得很少卻仍然很胖,而有些能吃能喝,食量特大的人卻能保持很好的體形,這使吃得多、活動少就會發胖的傳統理論受到挑戰。佛蒙特大學臨床研究中心的一些研究人員在對成年人進行觀察研究時,也得出與傳統觀點不太相符的結論。15年來,這個研究中心雇用一些健康、胖瘦正常的誌願者,讓他們在一段時間內吃經過處理的高熱量食物,以研究過度肥胖的起因。起初,他們相信食物攝取的多少能精確地調節體內脂肪積存的多少。所以這些誌願者若要增加1磅脂肪,就得多攝入3500卡熱量的食物。專門食堂為他們配膳,1日4餐,研究人員細心地記錄下他們每天的食量和體力活動情況。結果出乎所料,這些人在增重和保持重量的功能上差別相當懸殊。